眼下即将进入中小学招生季。为增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教育部日前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
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是否公平公正,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各地持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制度,免试就近入学、公民同招全面落地,义务教育“择校热”明显降温。但也有个别地方出现了一点破坏教育公平的招生现象。务必进一步强化、深化、细化阳光招生,切实增强义务教育招生的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义务教育招生透明度、便捷度、满意度。
公开透明的招生信息可以在学校与群众之间架起互信通顺的桥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信息公开,提升招生入学工作透明度。利用社交媒体定期发布更新招生政策、划片范围、报名条件等关键信息。
以数字技术支撑招生工作中的报名、材料审核、录取等流程一体化办理,有助于认真解决传统招生工作中证明材料复杂、学校审核环节多等诸多问题。各地须用好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这一“数字化办公桌”,实现信息快速录入、查找、核对,有效避免信息冲突与信息丢失等诸多问题,防范暗箱操作。数字化赋能还有助于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对招生入学期望的户籍信息等进行核验,实现“信息多跑路,家长少跑腿”。
在此进程中,也要防范数据泄露等风险。各地要规范信息收集,强化学生及家长信息保护,防止随意反复收集学生信息,从源头上保障 数据安全 ;加强 数据安全 防护技术,构建覆盖数据全流程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招生公平、公开、公正。
对于一些地方的招生乱象,要通过严厉问责,形成震慑效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督导问责,加大力度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严肃查处各类跟招生入学挂钩、关联的收费行为,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