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上-

【一季度】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上-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4-17 4:21:1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一季度】 【同比增长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

  2024年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生产需求稳中有升,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平稳,实现良好开局

  一季度,我国GDP为296299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增速较上个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其中,第壹产业增加值115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第贰产业增加值1098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第叁产业增加值1749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7%。从产业结构看,第壹、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9%、37.1%、59.0%。

  从环比看,经季节因素调整后,一季度GDP环比增长1.6%。环比增速连续七个季度增长,经济运行呈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二、生产形势整体较好,工业实现较快增长

  一季度,第壹产业总体稳定,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第贰产业回升向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第叁产业延续恢复态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其它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3.7%、10.8%和3.8%,合计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4.1%。

  三、消费投资继续恢复,净出口逐步回升

  消费需求持续扩大。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商品消费稳步恢复,服务消费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夯实。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3.7%,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

  投资需求平稳增长。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一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1.8%。

  净出口有所回升。我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由负转正。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4.5%。

  四、新经济活力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持续培育

  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产业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8%和12.7%。

  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一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6%和7.5%。

  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新型服务业活力不断释放。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3%。1月至2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4.0%。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王贵荣

  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抓紧抓实农业生产,冬小麦长势总体较好,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主要农产品价格平稳运行,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一、冬小麦长势总体较好,春耕春播有序推进

  上年秋冬播期间气象条件适宜,播种基础良好,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春节前后长江中下游部分夏粮非主产区遭遇雨雪冰冻天气,但对全国影响有限,大部冬麦区光温充分,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有益于冬小麦生长。目前冬小麦由北向南逐渐进入拔节、抽穗和扬花期,生长发育较快。遥感监测结果显示,3月下旬冬小麦长势总体好于上年。根据全国种植意向调查,今年稻谷、玉米意向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大豆保持稳定。全国春耕春播进展顺畅,春耕物资下摆及时到位,春播进度正常。

  二、畜牧生产平稳发展,生猪出栏有所减少

  一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2490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增长1.4%。生猪出栏有所减少,存栏继续下降;牛羊生产稳定发展,禽肉禽蛋产量增加。

  生猪出栏有所减少,存栏下降。自2023年一季度起,能繁母猪存栏连续5个季度环比下降,受产能调减影响,生猪出栏一季度出现下降。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19455万头,同比下降2.2%;猪肉产量1583万吨,同比下降0.4%。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0850万头,同比下降5.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下降7.3%。

  牛羊生产保持稳定,肉奶产量供应充分。一季度,全国肉牛出栏1199万头,同比增长0.7%;牛肉产量186万吨,增长3.6%;牛奶产量876万吨,增长5.1%。全国羊出栏7241万只,同比下降2.5%;羊肉产量111万吨,增长0.1%。

  家禽生产持续发展,禽肉禽蛋产量增加。一季度,全国家禽出栏39.9亿只,同比增长4.6%;禽肉产量610万吨,增长6.1%;禽蛋产量867万吨,增长1.5%。

  三、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生猪价格小幅回升

  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3.9%。分类别看,农业产品价格同比下降2.4%,林业产品价格上涨1.2%,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下降6.8%,渔业产品价格下降2.2%。分品种看,小麦价格下降2.8%,稻谷上涨3.5%,玉米下降11.9%,大豆下降4.1%,薯类下降11.5%;生猪、活牛、活羊、活家禽、禽蛋分别下降5.4%、17.3%、7.2%、1.4%和10.0%;棉花(籽棉)上涨5.1%,油料下降2.9%,蔬菜下降1.0%,水果下降14.1%。

  3月份,主要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其中,籼稻、粳稻价格上涨,小麦、大豆、玉米价格微降,活牛、活羊、活鸡、鸡蛋价格小幅下降。生猪价格在连续6个月下降后小幅回升,环比上涨2.2%。

  工业质量持续提升

  工业统计司司长汤魏巍

  一季度,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工业品出口由降转增,景气水平和企业预期向好,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实现良好开局。

  一、工业生产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工业生产继续加快。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

  行业和产品增长面扩大。一季度,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0.2%。在统计的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406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5.6%。

  新质生产力引领转型升级。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绿色制造推动绿色发展。一季度, 新能源 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9.2%;绿色能源产品生产较好, 太阳能 工业用超白玻璃、 太阳能 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4%、20.1%;绿色材料生产保持高速。

  二、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工业出口由降转增

  企业利润较快增长。1月至2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2%,利润由上年全年下降2.3%转为正增长。分月看,规上工业企业当月利润自上年8月份以来同比持续增长。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利润持续改善,是贡献最大的板块。

  出口交货值由降转增。一季度,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由上年四季度同比下降2.2%转为增长0.8%。在有出口的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出口增长,增长面为71.8%;在10大出口行业中,有8个行业出口增速较上年四季度加快或降幅收窄。

  三、企业景气度回升,未来预期向好

  小微企业景气指数回升至景气线以上。对6万余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回升至景气线以上,为2022年以来各季度最高。

  企业预期向好。经济持续向好的有利因素不断积聚,企业对未来预期增强。对10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预期指数环比、同比分别上升4.4个、0.3个点。同时,企业用工预期提高,投资意愿也有所恢复。

  下阶段,要推动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实现工业领域技术升级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切实提高工业发展质效,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能源供应总体稳定

  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

  一季度,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国内能源生产基本平稳,能源进口稳定增长,能源供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经济整体回升向好态势下,用能需求上升,能源消费保持刚性增长, 新能源 产业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改善。

  一、能源生产供应平稳

  一季度,能源生产总体平稳,进口保持增长,能源供应基础进一步夯实。

  原煤生产下降,进口保持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1.1亿吨,同比下降4.1%;日均产量1215万吨,仍处于较高水平。进口煤炭1.2亿吨,同比增长13.9%。

  油气生产稳定,进口持续增长。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扩大,油气稳产增产成效逐步显现。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5348万吨,同比增长2.3%;进口1.4亿吨,同比增长0.7%。规模以上工业 天然气 产量6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2%,日均产量6.9亿立方米,再创新高;进口3279万吨,同比增长22.8%。

  电力供应稳中有增。统筹推动各类电源稳发增供,电力安全保证水平进一步提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火力发电量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水电、核电、风电和 太阳能 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0.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 新能源 发展迅猛,截至2月底,风电和 太阳能 发电合计装机容量同比增长40%,风光发电量快速增长,多元清洁电力供应体系加快完善。

  二、能源消费保持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明显提升

  初步测算,一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5.2%,增速比2023年放缓0.5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大力支持非化石能源发展政策逐步落实, 新能源 消费量快速增长,用能结构持续改善,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初步测算,煤炭消费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石油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天然气 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服务业分量更加突出

  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李锁强

  一季度,服务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消费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市场预期持续向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分量更加突出。

  一、服务业经济稳中向好

  服务业“压舱石”作用突出。初步核算,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749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9.0%,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9个百分点。

  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向好。1月至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5%。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继续增强。

  服务贸易快速增长。1月至2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19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

  二、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

  现代服务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7%、10.8%和5.2%,共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

  服务业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一季度,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其中电子商务服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6%。

  服务业融合化发展不断推进。 人工智能 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发展壮大,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三、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推进。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0%和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服务消费优化升级,商品消费规模扩大。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3.3%。

  数智化消费转型释放新潜力。消费新场景活力不断释放。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3.3%。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带动快递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创新供给彰显发展优势。文化底蕴增添文旅消费新活力,演出活动与旅游资源结合,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旅游文化品牌不断涌现。

  四、服务业景气回升向好

  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4%,服务业扩张步伐加快。其中,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生产经营较为活跃,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一季度,服务业经济稳中向好,但同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诸多问题仍旧存在,服务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稳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中泰化学】  【东时转债】  【五矿证券】  【申万宏源证券】  【新能源客车】  【同比增长】  【竞争力】  【出口量】  【波司登】  【充绒量】  【消费者】  【小米集团】  【卢伟冰】  【个体工商户】  【市场监管】  【小微企业】  【资本市场】  【新三板】  【天顺股份】  【王普宇】  【新易盛】  【中国证监会】  【托普云农】  【陈渝阳】  【智慧农业】  【跨境电商】  【电子商务】  【进出口额】  【人民币】  【浦东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