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对经济社会的敏感适应能力。
最近中国股市出现复杂走势,中小盘股出现深蹲与修复交错的折叠。一个普遍看法是,新“国九条”中有关分红政策和退市规则的相关更改,引发市场情绪反复。
为此,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迅即澄清,表示分红不达标实施其它风险警示(ST),主要着力于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重点针对有能力但长期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企业,并指出ST不是退市风险警示(*ST),主要是为了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风险;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明确表示退市指标调整旨在加大力度出清“僵尸空壳”“残渣余孽”,其实不是针对“小盘股”,且在标准设置、过渡期安排等方面均做了妥善安排,短时间内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回应非常及时,反映其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敏感适应能力。其实,在趋势互动的动态博弈环境下,市场对政策出现“误读”“误判”是常态,缓解其的必备条件是与市场同频共振,切实感受市场的脉搏和心跳,提炼参与各方的实践智慧能力。
这首先需要各方正视分歧和有效管控分歧。消除分歧不单是主导解释权,让市场接受解释,还应基于市场逻辑,解析为何市场发生不一样的领会。唯有正视并找寻到市场的解读与政策初衷不一样的原因,才能有效管控分歧。
其次,监管职能部门需不断淬炼动态感知市场的能力。在趋势互动的市场流变场景下,制度和政策是监管职能部门对市场的一种动态演进的主观感知,需在市场不断试错,以提升对市场的敏感适应能力。
再次是政策应减少歧义表达,完全做到我手写我心。以分红政策为例,市场出现“误读”“误判”,原因在于对ST的领会。基于ST定义和内涵,ST像是收揽问题公司的集装箱,诸如财务做假、业绩极差的上市公司,都会被冠以ST。被ST的上市公司在规按时间和条件下,未能改善自身处境,就会被冠以*ST进行退市警示。正是由于ST包含的内容太丰富,其对特定公司的描述不具有唯一性,造成市场对“戴ST帽”的企业很紧张,从而赋予其高风险溢价。
显然,这警示,政策和制度在表达上需尽可能进行确定性表达,避免市场出现理解分歧。
同时,纾缓对政策的领会分歧,还需明晰权力的行权界限,避免越位。以分红制度为例,要把握好分红管理的度,并做好清晰的利弊分析。
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典型的善意之举,给予投资者适当回报才能激发市场信心和交投,不过现金分红只是股市投资者获取回报的一种方式,价差交易和资本利得等也是股市投资收益的一种来源。
一般而言,在企业生命周期中,成长期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非主流,成熟期的上市公司则比较重视现金分红,因为前者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呈递增态势,而后者的边际收益率呈边际递减态势。显然,现金分红问题更适合一企一策。
另外,强化现金分红还需平衡好上市公司的自由资金流状况。近年来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尽管很多企业实现净收入同比增长,但营业收入资产的构成主要以应收账款等为主,很多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流甚至为负,要求这些企业强制现金分红,可能会折损其自由资金流,增加其财务负担和流动性压抑,从而压低股票价格。这使得投资者可能拿到了现金股息,但却承受了更大的股票价格损失。
因此,现金分红安排具体如何操作,无妨将更多空间让渡给市场,让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进行自发博弈,监管职能部门通过限制“铁公鸡”再融资、发债等市场权限,同样可以具有威慑效应。
相望两鸥空浩荡,何如双鸟共鸣飞。防御误解和分歧的最佳方法是加强政策与市场的同频共振,唯有政策遵循市场逻辑的脉搏,去感悟和敏感性适应流变的市场,并极尽所能避免政策条款的表达歧义,提高政策对市场的敏感适应能力,权利与权力的共鸣才会合奏出最美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