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盘后, 海利生物 公告称,因多期财务报告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问题,上海证交所已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纪律处罚决定。
公告显示, 海利生物 在其2023年半年报及以前的多份财报中存在明显的会计和信息披露错误。 海利生物 当时担任老总张海明、当时担任总经理陈晓和当时担任财务总监林群,均因未能勤勉尽责确保信息准确性而被通报批判。另外, 海利生物 当时担任老总张悦也被上海证交所予以监管警示。
多份财报出现信披过失
根据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此前查明的事实及相关公告, 海利生物 在信披方面,相关责任人在履职方面,存在以下违规行为:
一是2023年上半年, 海利生物 出售全资子公司山东 海利生物 制品有限公司和上海彩音生物科技有公司100%股权,清算、注销全资子公司上海牧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合并层面把部分处置收益直接计入未分配利润,未计入投资收益,造成2023年半年报披露投资收益少计4390.56万元人民币,占当期记载利润总额的88.47%。另外, 海利生物 未将上述三笔业务引发的投资收益计入非我们时常性损益,造成2023年半年报披露扣非后净收入多计713.17万元人民币,占当期报告记载扣非后净收入的20.92%。
二是2023年上半年, 海利生物 子公司杨凌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凌金海)向 天康生物 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康制药)协议转让两项技术,并确认技术转让收入900万元。截至2023年9月28日,上述两项技术资料尚未交付天康制药使用,但 海利生物 却在2023年半年报中提前确认了该笔技术转让收入,造成披露营业收入多计900万元人民币,影响利润总额多计900万元人民币,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18.13%。
三是2021年半年报, 海利生物 披露财务费用少计关联方借款利息327.40万元人民币,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11.40%。三季报,公司披露财务费用时又少计关联方借款利息635.05万元人民币,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14.74%。
类似的错误还屡次发生在2022年披露的各期财报中。公告显示,2022年一季报, 海利生物 披露财务费用少计关联方借款利息295.50万元人民币,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22.70%。半年报中,公司披露财务费用少计关联方借款利息558.33万元人民币,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16.03%。三季报,公司披露财务费用少计关联方借款利息715.13万元人民币,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14.51%。
另外, 海利生物 还调整2020年至2022年年报中部分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和比例。
2023年10月28日, 海利生物 披露关于上述问题的过失更正公告,至此这一系列会计和信息披露错误才得以纠正。
现任老总张海明等三人被通报批判
监管机构在对 海利生物 的信披错误问题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罚决按时表示,定期报告是投资者关注的事项,可能对公司股票价格及投资者决策发生影响,公司理应根据会计准则对当期财务数据进行客观、谨慎地核算并披露。
海利生物 多期定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上述行为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
责任人方面,当时担任老总张海明作为公司主要责任人、信息披露第壹责任人,当时担任总经理陈晓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当时担任财务总监林群作为公司财务事项的具体责任人,未勤勉尽责,对其任期内公司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尽管 海利生物 及相关责任人对于纪律处罚事项曾提出过申辩,但并未得到上海证交所的采用。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海证交所决定对上述3位责任人以通报批判。
另外,上海证交所也于同日出具了《关于对上海 海利生物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该决定指出,针对 海利生物 2021年半年报、2021年三季报、2022年一季报中,公司屡次披露财务费用少计关联方借款利息的违规事项,上海证交所已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纪律处罚决定。
监管机构认定,当时担任老总张悦作为公司主要责任人、信息披露第壹责任人,未勤勉尽责,对其任期内公司的违规行为也负有一定责任。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海证交所决定对张悦予以监管警示。
Wind信息显示,张海明目前任公司老总职务,本届任期从2022年5月直到今天,张海明还曾于2014年12月至2021年5月任公司老总;陈晓自2015年12月直到今天一直担任公司董事;张悦则曾于2021年5月25日至2022年5月20日任公司老总。另据 海利生物 第壹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张海明与张悦为父女关系,陈晓为张悦的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