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打通支付堵点 - 串起经济脉动

【老年人】打通支付堵点 - 串起经济脉动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4-19 8:38:4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老年人】 【移动支付

  钟颐

  “一机在手,支付不愁。”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享受着无现金生活之便的同时,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却面临着“有钱难花”的困境。

  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商业领域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公告》。《通知》要求,聚焦重点商业场所,构建包容多样的支付受理环境,优化现金使用环境,丰富 移动支付 应用,优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付环境。

  就结账方式而言,不同群体的偏好不一样。据抽样调查,老年人中我们时经常使用现金的人数占比超过75%,但在现实中,个别商家拒收现金,亟须整治。对外籍来华人士而言,许多人习惯于信用卡、现金等传统付款方式,但都存在不同水平的“堵点”,如刷外卡手续费高昂,提供该服务的商户不多。而本应很“丝滑”的 移动支付 ,背后的“绑卡难”等诸多问题也有待破解。

  最近30天以来,相关部门已就此屡次发声。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明确要求增强各类付款方式的兼容性、包容性,到央行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国家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要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在“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托底”的基本思路下,一揽子相关政策密集发布。此次从支付市场化最充分的商业领域着手,正是要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

  支付服务需要便利,但又不止于便利。支付服务作为最基础的金融服务之一、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小切口”之中亦有“大文章”。毕竟,消费其实不是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一种整体感知,在支付环节优化消费体验,既是服务民生、适老化改造的必要之举,显然也有益于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发展。《通知》提出,缔造一批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重点商圈,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优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环境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更好施展示范引领作用,用意不难想见。

  将时间拉长、视野放宽,这也关乎通顺创新要素流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工作部署中,就包含“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优化支付服务”。4月1日,央行分别在深圳、广州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正是贯彻落实的有力举措。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外籍来华人员的重要入境地,对外交往频繁,优化营商环境,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有赖于诚意十足的实际行动——前不久,深圳已出台方案,今年年底前缔造全域支付示范区;正火热进行的广交会推出了“零钱包”“数币硬钱包”“数字人民币APP软钱包”等多元便捷支付方案,主打一个无障碍、不见“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多种付款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破除的是壁垒,连通的是民生,串起的是经济的脉动。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王建峰】  【老年人】  【非法集资】  【金恪艳阳】  【关键词】  【中国人寿】  【追短剧】  【不得不】  【支付宝】  【长者陪伴课堂】  【众乐乐】  【财富管理】  【上海信托】  【养老金融】  【短视频】  【银发族】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