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科技破产审查一事有了新进展。
界面新闻独家获悉,4月23日,该案于深圳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听证会,除了申请破产审查的柔宇员工一方外,柔宇科技开创人刘自鸿及其律师等也出席了该听证会。
此次破产审查申请由被欠薪的部分柔宇科技员工(包含在职与离职)提出,共有300余人参与,且还有员工在逐渐加入。据员工方统计,他们共被拖欠工资约6000万元人民币,加上公司此前承诺的股权等合计上亿元人民币。其中被拖欠工资时间最长的17个月,平均被拖欠15个月左右。
柔宇科技公司方面则向法院出具了《债权人破产申请异议申请书》。界面新闻获得的这份文件显示,柔宇科技认为,目前公司资产超过54亿元人民币,包含房产、建设用地、生产设备、技术和 知识产权 等,足以清偿破产申请人的债务。
根据柔宇给出的说法,根据其现有的领先技术、优秀人才、生产设备等优势,“公司有信心、有计划、有能力且正在引入产业战略投资合作机构共同开发产品,且主要业务发展前景好,而非落伍产能,不符合企业破产法的立法目的。”
整个听证会持续了近4小时,“刘自鸿花了很长时间陈述公司的专利技术、 知识产权 价值不菲,虽然账面上资不抵债,但无形资产极为重要。”一位参与了听证会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他同时指出,54亿元的数值是刘自鸿估算而来的。
这份文件还披露了部分此前柔宇科技未公开过的合作订单。例如,2022年10月(此时公司已出现欠薪和部分员工“放长假”情况),柔宇科技集团获得苹果批准进入其供应链管理体系;11月,公司收到了苹果的首批样机订单且已及时完成交付。
对于进入“果链”,有柔宇内部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苹果只是下了几个样品订单,还没有真正经过苹果供应链的审核,这需要非常长的流程和验证,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界面新闻就此次听证会向刘自鸿寻求置评,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此次听证会是法院受理柔宇员工3月底提出的破产审查申请后召开的,目标是召集相关当事人,即债权人、债务人、职工代表等交换意见及法律依据。法院作为主持方,通过听证会来审查是否应启动破产清算、重整、和解等不同类型的程序。听证会其实不妥场出具裁定结果,后续需根据案件复杂水平、证据充分性、异议处理等多种因素而定,等待时间未可知。
这其实不是柔宇第壹次被曝欠薪。界面新闻曾报道,该公司自2021年就已传出欠薪消息,过去一两年来,其已没有本质业务开展,主要由生产部门留守一些人员维护贵重的工厂设备。
2022年4月,柔宇独立董事刘姝威通过个人公众号发文《解救柔宇》,呼吁政府救助:“我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引进战略投资者,以便开拓我国柔性技术的应用市场。”该文引发了广泛关注,但没能有效推动柔宇“起死回生”。
建立于2012年的柔宇已经走过了12年,其引以为傲的柔性屏技术名为“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 ULT-NSSP)。2018年,柔宇推出了全球第壹部折叠屏手机,早于三星与华为,但真实销量成谜,此前披露过的一些合作也不见踪影。
公开信息显示,柔宇总计进行了13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为2020年5月的F轮,当时估值达到60亿美元。目前,刘自鸿仍是公司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股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