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是好东西。其数量的变化,可直观反映地方经济的活力、营商环境的优劣。也因此,人们常以“青山”喻指市场主体。青山常在,才能生机盎然。
可如果这个“青山”,是“造”出来的呢?
最近,有媒体透露山西某县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进程中,存在做假现象。上级单位将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作为考核指标,向下层层摊派,最后分到村里,有村委书记名下甚至注册了23家市场主体。据当地回应,经初步调查,该县在工作中的确存在做假情况。
“2天之内,镇里要新注册9家企业”“有人半年时间开了6家公司”“后来不好找人,就可着一个人一直注册”……压力层层转嫁,任务层层摊派,村委书记们不得不四处拉人头,甚至亲身上阵。好比上述23家市场主体,涉及鞋店、服装店、水果店、货运队、养殖场、水产店、鲜花店、建材厂、便利店、美甲店……其致富“门道”之多、“涉猎”范围之广,令人瞠目结舌。
“村委书记办23张营业执照”,听起来不可 思议、滑稽可笑,可又实在让人笑不出来。它是一则个案,又是一只值得解剖的麻雀。细细剖之,很多问题了然于目。
一者,“拍脑袋”之弊。制定目标任务,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方法,其起点往往是好的。可下指标、定任务,不能盲目,更不能违背规律。试问,2天新注册9家企业,谁能料事如神?现如今,个别干部喜欢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做方案,缺乏对实情的充分了解,不顾基层的操作可能,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都明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假如任务不切实际、不合逻辑、大而无当,只会让基层痛苦不堪。
二者,搞摊派之害。任何任务一旦遭遇“摊派”,可就坏了。摊派,意味着下达行政命令,不完成不行。就像新闻中村委书记所苦恼的,“每月都要通报,完不成挨批判。”为此,务必殚精竭虑、各显其能。结果呢?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干得含辛茹苦,最终一地鸡毛。就当地发展而言,表面上,市场主体多了;其实,全都是泡沫。没有经营生产,不会拉动就业、带动税收,全是假把式。且人人是老板、四处是企业,大小市场主体如同漫山遍野般涌现,一派生气蓬勃的火热图景,这“喜人”的数据、不存在的繁华,何用之有?再看“人”——拉人头、作动员,瞎折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让基层领导身心俱疲,更让群众为之反感,有百害而绝无一利。
“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大张旗鼓的形式取代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遮掩了矛盾和问题。”“村委书记办23张营业执照”,鲜明“照”出了形式主义流弊之广、危害之大。工作顾“面子”轻“里子”,重形式轻实效,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此疾非除不可。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