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有小盘股实控人主动找投行卖-壳- 并购重组新规正改变趋势预判

【并购重组】有小盘股实控人主动找投行卖-壳- 并购重组新规正改变趋势预判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4-22 10:26:4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并购重组】 【昊华科技】 【上市公司】 【重组新规

  新“国九条”及配套政策制度发布刚刚10天,并购重组市场已经开始出现新变化。

  有券商投行并购业务责任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4月12日并购重组新规发布后,已经有多位小盘股相关责任人前来了解并购问题,从语气可以感受到,其溢价需求明显下降,不再“囤积居奇”。新规出台以前,投行去找小盘股实控人,实控人“有出售意向,但一谈价格‘尾巴翘到天上’”。

  该并购业务责任人预计,今年“A吃A”业务将迎来春季。

  根据多位投行人士透露,自从春节过后,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不过,市场活跃度提升其实不等于于成交量增加。这与当前并购重组以产业并购为主相关,产业并购往往交易难度大、周期长、成交率低。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开年以来完成的重大并购重组项目仅15个,为近十年以来新低,相较于2015年-2019年并购市场火热时期同期50个以上的并购重组完成量不同悬殊。

  不过,受访人士普遍认为,无需为短时间并购重组成交数量不高而忧心,这是并购重组市场结构性调整的正常现象,从长远来看,是资本市场的良性生态转变。

  小盘股不再“囤积居奇”

  新“国九条”的九条规定中,三条涉及并购重组,包含《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征求建议稿)》、《上市审核委员会和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管理办法(征求建议稿)》两项并购重组相关文件;退市制度相关文件中,并购重组也被给予颇多笔墨。

  并购重组,是此番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政策制度的关重视点之一。市场也对其反应快速。

  有投行并购重组业务责任人对记者说,新规发布没几天,即逐渐有小盘股高管主动向其咨询并购重组相关问题,期待能够尽快找到合适买家。

  并购重组新规发布前,这一现象该责任人不可思议,“以前是投行主动找小盘股公司谈,他们有意出售但溢价期待太高,20亿市值的企业却要40亿出手。新规发布后,明确感受到,小盘股实控人的溢价期待值明显下降,出售积极性较过去大为提高。”

  根据上述并购重组业务责任人介绍,此类态度大逆转的小盘股具有两大特点:一方面,市值不大,通常在20亿元左右;净收入不高,多数在七八千万甚至三五十万;另一方面,公司市值与利润有限,但整体质地尚可,未被ST,4月12日并购重组新规出台前基本不存在退市风险。

  此类小盘股实控人早已经有意出售公司,但由于企业短时间不存在退市风险,“壳”资源市场需求度较高,外加受大盘影响股票价格太低,实控人对成交价格的要求普遍偏高。然而,并购重组新规的出台给其“泼一盆冷水”——退市概率增大,严打违规“保壳”。这意味着,小盘股公司给的“壳”资源价值不再,并且被强制退市的危险提升。

  受此影响,一些原本迟迟不愿出手、“囤积居奇”的小盘股实控人着急了,主动找到券商投行,意欲尽快寻得买家。

  随着更多小盘股实控人同意降低出售价格,多位投行相关责任人预计,今年“A吃A”业务活跃度与成交率有望双双提升。

  活跃度高成交率低

  根据受访人士透露,春节以后,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已经明显提升。

  一方面,愿意打折出售的卖方有所增多,有些过去将希望寄托于北交所的企业,意识到北交所上市希望渺茫后选择降价出售。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恢复,买方资金充分度提升,购买实力增强,愿意以相对更高的价钱购买。

  不过,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其实不等于于短时间内实际成交量的增加。

  根据一 创投 行董事总经理李兴刚分析,首要因素在于估值。受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影响,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部分标的企业经营业绩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正常体现价值,造成标的企业出售积极性降低。较为优质的标的仍考虑独立上市路径。相较于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倍数普遍较高的情景,并购重组标的估值偏低造成卖方没有充分的动力进行交易,买卖双方谈判难度大,IPO收紧后仍有许多企业持观望态度,虽有谈判意愿但成交率不高。

  其次,并购参与主体在综合运用资本运作手段、协同效应研判、相关合规要求、进行并购的人才储蓄等方面准备不足。在前期调研期间对双方磨合困难、经营宗旨、业务匹配水平、协同效应是否能覆盖溢价等方面分析不足,各个阶段的沟通信息差最终造成谈判瓦解。

  再者,市场剧烈变化、标的企业经营不稳定也是造成并购未能实施的主要原因。

  另据联储证券总裁助理尹中余分析,当前并购重组以产业并购为主,相较于跨界并购和“借壳上市”,产业并购交易往往更为谨慎,所需时间更长,从市场活跃度提升到实际成交需要较长时间,短短几个月难以成功。

  根据Wind,截至4月21日,开年以来完成的重大并购重组项目只有15个,为近十年以来新低;较去年同期少6个,与2015年-2019年的并购重组高峰期相比更是不同悬殊;2015年-2019年,同期完成的并购重组项目分别高达53个、74个、75个、50个和57个。

  不过,在受访人士看来,并购市场成交量不高是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结构性调整的正常现象。昔日看似较高的并购重组成交量,主要得益于跨界并购和“借壳上市”,二者虽然能够丰富并购重组交易体量,但对资本市场发展却具有副作用。如今,在跨界并购少之甚少后进一步严厉惩戒“借壳上市”,势必造成一段时期内并购重组成交量的下滑,但对资本市场长远发展却实为利好。

  “后续随着更多正在洽谈中的产业并购交易落地,和并购重组新规的实施,并购重组实际成交量自然会稳步增加。”尹中余表示。

  三大新趋势

  在受访人士看来,当前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和短时间相对有限的成交量,源于2023年8月以来系列并购重组政策的逐渐出台和IPO节奏的阶段性收紧。尤其是4月12日系列并购重组新规的出台,进一步使得并购重组市场进入新阶段。

  首先,产业并购成为并购重组主流趋势,头部公司优势凸显。

  4月12日出台的《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规定,以产业并购为主线,支持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实施同行业、上下游市场化吸收合并;以优质头部公司为“主力军”,推动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

  21 世纪资本研究院联合联储证券并购研究中心发布的《并购重组新政有望引领资本市场迈上新台阶——2023年A股并购市场总结与2024年度展望》提到,大市值或行业细分龙头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并购资源,未来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宽阔。更关键的是,随着IPO政策持续收紧,将有越来越多的拟IPO企业被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并购,之前大规模IPO募资造成细分行业重复投资建设、资本过度涌入引发的产能过剩情形也将发生转变,行业生态和竞争格局更加有益于龙头公司的成长。

  其次,国有上市公司预计将在并购重组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李兴刚总结道,今年以来,并购市场国资或国资参与的引导基金在产业投资方面表现突出,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且规模逐步扩大。标的方面,主要聚焦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 新能源 等科技类、先进制造产业。

  央国企控股上市公司作为国有资本的重要载体,在A股总市值中占据较大份额,涵盖能源、交通、通信、 军工 、金融等战略性和基础性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上述优势有益于国企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行业优质资产和资源,形成更大的产业协同效应。这时,积极的政策引导,使国企背景企业具有更强的动力主动寻求并购。

  再者,作为并购重组支持重点的科技企业,未来并购重组或更为集中。

  4月19日出台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明确,推动科技型公司高效实施并购重组。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制定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优化小额快速审核机制,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公司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型公司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等各类支付工具实施重组,助力科技型公司提质增效、做优做强。

  在受访人士看来,上述政策支持叠加当前科创板“硬科技”属性要求的加强、主板创业板净收入上市底线的提升,将有更多短时间内IPO难度较大、资金充分度有限的科技企业选择并购重组之路。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转增股本】  【转增股票】  【重整计划】  【上市公司】  【公积金】  【违规减持】  【立案调查】  【天顺股份】  【新易盛】  【大股东】  【投资者】  【市值管理】  【立体化】  【投资者保护】  【资本市场】  【稳定性】  【国资委】  【功率半导体】  【环境保护】  【冀中能源】  【海螺水泥】  【强制退市】  【退市新规】  【限制性】  【子公司】  【董事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金公司】  【祥源文旅】  【思尔芯】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