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空间计算不止苹果一个玩家 - ——访Rokid创始人&CEO祝铭明

【空间计算】空间计算不止苹果一个玩家 - ——访Rokid创始人&CEO祝铭明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4-26 20:15:35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空间计算】 【Rokid】 【AR眼镜】 【CEO】 【创始人

  麻省理工学院Simon Greenwold在其论文中谈到,“ 空间计算 是人类与机器的交互,其中,机器是保存、操作真实对象与空间的参照物。它是一种使机器在我们的工作和娱乐中成为更充分的合作伙伴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个人计算和移动计算之后,这新一轮的计算范式革命正在以空前绝后的速度加速到来。今年初,苹果的首款 空间计算 设备VisionPro正式开售,苹果总裁蒂姆·库克说道,“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 空间计算 时代。”

  根据研究机构market.us数据显示,预计全球 空间计算 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246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6202亿美元,预测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2%。 空间计算 最初主要被视为一种应用于娱乐和游戏领域的解决方案。然而,随着企业对于沉醉式技术的投资不断增加,对于 空间计算 也有了不一样的了解。

  作为中国 空间计算 头部玩家,Rokid早早地开始布局 空间计算 领域,从2021年开始,Rokid逐渐推出了第壹代消费级AR眼镜Rokid Air、AR计算主机Rokid Station、第贰代消费级AR眼镜Rokid Max。2023年发布的Rokid AR Studio是其基于Rokid首款消费级OST个人 空间计算 平台(硬件套装),并且公布了YodaOS-Master自研空间操作系统。2024年4月,该公司又推出全面升级的 空间计算 套装Rokid AR Lite。

  最近,对于Rokid如何定义“ 空间计算 ”、AR行业的“杀手级”应用何时出现、如何看待AR行业的泡沫等诸多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Rokid开创人&总裁祝铭明。

  Rokid不做跟风者

  《中国经营报》:Rokid所说的“ 空间计算 ”与苹果所述有何异同?

  祝铭明:苹果VisionPro走的是VST(Video See Through)路线,Rokid选择的是OST(Optical See Through)路线。简单而言,VST就是视频透视技术,通过摄像头等 传感器 捕捉现实世界的画面,然后投放到屏幕上,用户看到的东西都是虚拟设备让他看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是数字信号,可以一起更改。OST,也就是光学透视,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它通过摄像头定位和芯片计算,让虚拟物品和现实世界能够互动,以现实世界为主,让用户体验更棒。二者区别引发的结果就是一个是头戴形态,一个是眼镜形态,因此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形态。

  从桌面计算到移动计算的范式转移中,个人计算机获得了空前绝后的移动性,但代价是牺牲了数字交互的表现力,即便手机厂商不断扩大屏幕尺寸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而 空间计算 的产品,就是在保证移动性的同时,提供比移动端更好的展示能力展现。这也就是为啥Rokid和苹果都不约而同地把空间屏幕作为 空间计算 的一个切入点。

  《中国经营报》:与大多数AR眼镜厂商不同,有一种说法“Rokid本质是一家藏在硬件产品中的系统软件公司”,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祝铭明:许多人喜欢把AR眼镜厂商与Rokid放在一起比较,但其实Rokid与其它厂商不同,Rokid是做计算平台的企业,而不是做AR眼镜的企业。理论上来讲,很多AR眼镜公司原本与Rokid是协作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很多做AR眼镜的终端,更多的是做显示和光学,相当于计算机的显示器和主机,而Rokid是做系统,两者之间其实其实不是一个生态位。但现在处于行业的早期,大伙都挤在一个很小的水塘里面,所以各自就会有一些冲突和混淆,包含用户、甚至企业自身也木有清楚的意识。但其实Rokid处于不一样的生态位。

  Rokid更多的还是从 空间计算 的本质来寻找最适合的载体,而AR眼镜恰巧是作为下一代 空间计算 平台最好的载体,Rokid不是为了做AR眼镜而做,起点是不同 的。

  《中国经营报》:大模型趋势下涌现出一批以AI为核心的新硬件,行业内许多产品增加了AI因素,Rokid从一开始便提出AI+AR,Rokid是怎样看待AI的?

  祝铭明:Rokid历来不把自己标榜成一家AI公司,因为我认为AI是一个能力。AI未来会改变世界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不能将AI直接抛给用户。企业要回答的问题是AI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载体来改变世界。我自己是做AI身世的,我反而更愿意让用户看不见AI,真正好的AI可以有可是不要拿出来。

  Rokid是一家人机交互的平台公司,所以对于AI,我们更关注的是它在人机交互里面的使用。Rokid本身不做大模型。不是因为我们对大模型没兴趣,而是因为即便做了,也不是Rokid该做的事。Rokid有些产品90%的算力和能力是源于AI,而不是AR,我们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去研究AI,而是怎样把AI引入到新的产业,并且改变大家的生活。

  AR产业正在经历洗牌期

  《中国经营报》:从目前来看,AR眼镜主要的应用场景是信息提示、导航、翻译和 人工智能 助手方面,Rokid未来如何寻找新的消费场景,将来的杀手级应用长啥样?

  祝铭明:Rokid在这方面有一些特殊的思路。一个产品要感动用户是要将它过去至少70%的生态能够衔接过来,但今天市场上很多新的产品是无法衔接过去生态的。在Rokid的新产品Rokid AR Lite上,你所看到的空间屏幕大部分都是现在手机上无缝衔接过来的软件生态,然后再做一些空间应用的一些尝试,包含空间相册。

  所以我认为,对于AR眼镜公司来讲有两种性质,一种是不讨论计算平台,从AR眼镜的视角讲更强调的是便携性和功能性。另一种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它追求快速落地,可以完成诸如翻译、导航、拍照和语音识别这些既定的应用,但它的平台属性不足,就造成它很难形成生态。因此这样的AR眼睛就变成一个不痛不痒的非高需求的产品。Rokid希望从桌面计算到移动时代,再到 空间计算 时代,是一个平台型的变革。但平台型的变革需要谨防不能脱离用户,一定需要衔接过去至少70%的经常使用生态。许多人对新产品的爆发有一个错觉,认为一定是一次推翻性的爆发,但其实不是。

  《中国经营报》:近两年,部分大厂和一些草创公司开始切入AR赛道,融资事件频发,这种现象是否会造成行业无序发展,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祝铭明:首先这是无法避免的。就像生命发展一样,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大爆发,然后在某一颗生命树上长诞生命力非常强的一个分支,最后才是整个世界。AR行业现在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自都在摸索,并且有空间和机会让大家发展是一个好事。可是行业发展早期一定是随同着泡沫,随同着失败和错误。

  这两年是典型的行业洗牌期,因为外部环境在急剧变化。任何一家公司都如履薄冰。但在淘汰赛之后可能就会迎来爆发期。Rokid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中国经营报》:目前,苹果发布了Vision Pro,但却没有将行业带入业内期望的“iPhone”时刻,AR行业会在何时真正迎来“iPhone”时刻,期望的条件是啥?

  祝铭明:Vision Pro更多的还是看其产品定义背后所造成的技术和产业变革。Vision Pro发布之后,Rokid的销量在翻倍增长,开发者也是翻倍地增长,实际上就是一个共赢的格局。

  对于创业公司来讲,我分析过三个局面,第壹个是,大公司把市场教育得很好,产品又不竞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最舒服的。第贰个是中度局面,市场被教育得非常好,但产品也开始充分竞争,这个时候对于草创公司而言就是要卯足劲儿跟大公司竞争,小公司能够以小搏大一定是早期就找对了产品方向并且是大公司忽视的,在这个进程中建立了一定的壁垒和特殊的优势,并且持续放大。第叁个也是最糟糕的格局,即大公司也木有将市场教育起来。

  对创业者来讲,现在应该是处在第壹个局面,包含Meta、Apple等这些大公司在竭尽全力的做市场教育,但产品上跟我们这个方向几乎不竞争。对我们来讲,如今是一个好局面。

  (编辑:张靖超审核:李正豪校对)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蚂蚁集团】  【借壳上市】  【井贤栋】  【CEO】  【商业航天】  【太空一号】  【SpaceOne】  【图森未来】  【Ruyi】  【大模型】  【自动驾驶第一股】  【控制权】  【珍爱网】  【APP】  【李二狗】  【搜索引擎】  【创始人】  【阿斯利康】  【人工智能】  【董事会】  【半导体】  【Arm】  【以旧换新】  【2024】  【哪吒汽车】  【广告投放】  【卡洛斯】  【OzyMedia】  【投资者】  【证券时报网】  【克莉丝汀】  【烘焙第一股】  【夏一平】  【没有预见到资金问题的严重性】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