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家城商行逐渐提及中期分红之后,国有大行今晚一锤定音。
4月29日晚, 建设银行 、 农业银行 、 工商银行 、 中国银行 同时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审议通过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相关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四家国有大行均表示,2024年度中期现金股息总额占集团当期实现的归属于本行股东税后利润的比率不高于30%。
更为关键的是,四家大行均明确,后续制订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考虑已派发的中期现金分红因素。工行还明确表示,“后续制定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扣除已派发的中期利润分配金额。”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自4月12日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之后, 上海银行 、 苏州银行 、 兰州银行 等许多家上市银行的董事会已逐渐通过有关2024年中期分红方案。
但在四家大行表态之前,城商行层面相关议案并未明确中期分红与年度分红之间的关系。
4月29日,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表示,上市银行逐渐新增中期分红方案,意在响应此前新“国九条”对于加强分红的要求。
上述受访人士也坦言,近年来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净利差收窄等原因已挤压部分利润空间,银行继续增加分红存在挑战。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提高分红频次其实不意味着分红率和分红规模会有提高。
多家银行将进行中期分红,业内称为响应新“国九条”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制定中期分红方案。在四家国有大行之前,部分城商行已率先公布将进行中期分红。
4月26日晚, 兰州银行 第五届董事会第贰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拟于2024年半年度以当期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为限进行中期分红。同日晚, 苏州银行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
更早前,4月25日晚, 上海银行 董事会六届三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同意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事项。 上海银行 表示,分配条件需满足当期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为正、各级资本充分率很多于监管标准和公司资本管理规划目标、或预期实施现金分红后各级资本充分率很多于监管标准和公司资本管理规划目标等要求。
上述多家银行在公告中称,制定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意在为进一步明确投资者预期,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相关议案仍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月29日,某股份行研究员告诉财联社记者,近期多家上市银行提出中期分红方案,从形式上构成“一年屡次分红”,积极落实“国九条”强有关加强分红的政策措施。西南某券商的银行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此举为响应新“国九条”。
是否会增加分红?业内人士:银行提高分红率空间有限
不过,“在银行整体利润增速下滑环境下,银行提高分红的可行性存在一定挑战。”曾有在国有大型银行从业40年经历的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向财联社记者认为,银行近年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收费等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在一定水平上压缩了银行的收益空间。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3年商业银行净收入2.3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4%。原银保监会在上一年度公布,2022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收入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
余丰慧表示,此情境下,若要增加分红,银行需要在确保核心业务稳健发展、风险控制有效的条件上,寻找新的收益增长点或优化成本结构。另外,监管机构对于银行的资本充分率有严格要求,银行在决定分红策略时,务必平衡好股东利益与监管要求、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
前述西南某券商银行分析师也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银行业分红率上限基本也就在30%附近,再往上提升的空间有限,而银行自身方面还有资产补充压力。她指出,当前外源性的补充渠道受限情境下,银行核心资本只能通过内生性的收益留存来补充。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分红频次增加其实不等于于分红比例或分红规模的提升。前述西南某券商银行分析师指出,“只是频次变两次,总的分红率(可以)不变”。某上市城商行相关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坦言,“感觉就是‘蛋糕’切一刀还是切两刀的问题”。
其实,财联社记者也注意到,四大行在今晚公布的有关2024年中期分红方案中均明确提出,2024年底利润分配方案将考虑或扣除已派发的中期利润分配金额。
中期分红只是幌子?受访人士表示还是有积极影响
余丰慧指出,如果分红比例保持不变,屡次分红的实际效果更多体现在资金流的分配频率上,而非总量的明显增加。他认为,这种做法容易被解读为“幌子”大于实际收益。
前述西南某券商银行分析师表示,如果分红比例和分红规模没有变化,仅增加分红频次的话,对于投资者而言也仅意味着可以提前拿到一部分的分红而已。
不过,余丰慧也认为,上市银行增加分红频次,从市场和投资者角度来审视无疑也是一个积极信号。一方面,更频繁的分红可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那些寻求稳定资金流回报的投资者而言,增加了投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能增强市场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的信心,因为它意味着银行有充分的收益和资金流来支持屡次分配。
另外,“一年屡次分红机制也有助于银行更好地管理资本结构,适时调整,以应对市场变化。”余丰慧指出,长期而言,银行在考虑调整分红政策时,应当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确保分红政策的合理性和长期受益性。投资者也需更加关注分红的可连续性、总额和与银行盈利能力的匹配度,而非仅仅次数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