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敷尔佳(301371.SZ)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对照往年,敷尔佳营业收入连年攀升,但净收入在2023年达到近三年最低值。
作为医美面膜市场巨头,敷尔佳在达到百亿人民币估值后,面临着市场对其盈利模式和业务可连续性的疑惑。敷尔佳曾因其产品的高溢价,被消费者贴上了“智商税”和“暴利”的标签。加之市场竞争的加剧,敷尔佳的增长似乎遇到了瓶颈。
营业收入减速,利润下滑
敷尔佳上市后的首份年度财报显示,2023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9.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9%;同时,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65%,均为个位数增长。
横向对照看,2023年, 华熙生物 (688363.SH)实现营业收入约6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7%。敷尔佳虽没有 华熙生物 “惨烈”,但增速也不及功能性护肤赛道的薇诺娜。2023年,薇诺娜母公司 贝泰妮 (300957.SZ)实现营业收入55.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2024年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06%。
从纵向拉长周期看,敷尔佳营业收入增长的乏力表现得更为明显:2019年,其营业收入增速接近260%,2020年为18.1%,而自2021年开始,就仅能维持个位数增长。
比营业收入“降速”更值得注意的,是利润下滑。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敷尔佳实现净收入7.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56%;扣非净收入7.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6%。今年一季度实现净收入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7%;扣非净收入1.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4%。
财报指出,公司收入录得增长,主要系线上直销收入持续增长所致;净收入下降,主要系线上销售占比增长带动相关销售费用增加,公司北方美谷基地启用折旧与摊销增加和持续加入研发投入所致。
从渠道来看,线上营销投入的确一部分反映在了渠道增长上。2023年,线上销售金额超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3%,占比47.76%;线下销售金额破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7%,占比52.23%。从线上平台类别来看,天猫和抖音是敷尔佳的主要阵地。
化妆品行业资深管理专家白云虎表示,利润下滑的关键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的“价格竞争”造成包含敷尔佳在内的很多品牌都在价格上“内卷”;二是营销费用的增长,也会“吃掉”利润。
因此,除了“吃掉”利润的营销费用,“价格竞争”也不容忽视。
毛利率同比缩减,平均客单价下滑
2023年6月,敷尔佳成功拿到创业板上市的正式批文,招股书数据的披露也使其财富密码显露在公众面前。尔后,敷尔佳一度因毛利高、成本低,被大众疑问是否为“智商税”。
在敷尔佳官方旗舰店中,一盒医用敷料(白膜)的价钱在148元左右,优惠后仍在百元以上。但招股书显示,2021年,敷尔佳向 哈三联 采购敷料和面膜的单价均在10元/盒左右,毛利率为81.95%。
一是来自消费者的疑惑,另一是竞争对手的直接冲击,如受可复美母公司巨子生物和 华熙生物 等竞争对手价格“内卷”的影响,敷尔佳旗下化妆品的平均客单价也表现出下滑。从2022年的42.98元降低至40.99元,单价降低了4.85%。“因所售产品的品类、形态、容量等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受周期性大促活动的影响,造成平均售价出现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敷尔佳在财报中指出。
2023年,敷尔佳的毛利率录得82.23%,较去年同期降低了0.84个百分点,财报称由于产品组合和销售渠道结构的变动所引起。具体来看,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的毛利率分别为80.26%和84.74%,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略微上升了0.05个百分点和降低了1.32个百分点。到了2024年第壹季度,敷尔佳的毛利率为81.41%,同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24个百分点。
所以是面膜的价钱卖不上去,影响了利润么?蓝鲸财经记者致电敷尔佳董秘办询问,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研发占比仍显不足
分产品来看,敷尔佳的产品线主要分为医疗器械类和化妆品类两大系列。其中,在医疗器械类产品中,其核心产品为“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消费者普遍称之为敷尔佳的“白膜”和“黑膜”。
这些医疗器械类产品不仅是敷尔佳的标志性产品,也是公司早期取得市场成功和积累财富的关键因素。
但从2022年开始,敷尔佳“妆字号”产品增长迅速,超越“械字号”产品,贡献公司过半营业收入。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3年,敷尔佳化妆品业务收入分别为7.05亿元、7.22亿元、9.03亿元和10.83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44.46%、43.75%、51.05%和56%。
图片来源:截自财报
第贰曲线渐显,但研发占较低的格局未变。
敷尔佳的开创人张立国,最初涉足的是药品批发行业。2012年,随着美容行业的迅猛发展,张立国决定将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转向皮肤护理产品。随后,张立国领导的企业与合作伙伴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哈三联 )共同研发出了“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并成功注册了“敷尔佳”商标。
2016年, 哈三联 获得了第贰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为其“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获得了产品注册证。自此, 哈三联 成为该产品的独家生产商,而张立国的企业则负责“敷尔佳”品牌的所有销售和市场运作。
直到2020年筹备上市时,敷尔佳仍未拥有自主生产能力。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敷尔佳向 哈三联 采购额为0.87亿元、3.29亿元和3.61亿元人民币,分别占据总采购额的99.69%、95.3%和96.93%。
直到2021年,敷尔佳完全收购了北星药业—— 哈三联 旗下专门负责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及销售业务的全资子公司的100%股权之前,敷尔佳本质仅作为销售方运营。这次收购标志着敷尔佳在产业链中的进一步垂直整合,从而拥有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控制权。
正是因为这一发展历程,敷尔佳的研发能力与其营销能力相比,略逊一筹。
从研发投入上看,2020年至2022年,敷尔佳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47.97 万元、524.29万元及1542.61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0.09%、0.32%及0.87%。
虽然2023年其开始加大投入研发,研发费用增加较快,同比增加112.88%至3283.88万元人民币,但占收入比例为1.69%,仍然在重营销轻研发的状态下。
而反观销售费用为5.32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为27.52%,同比增加36.44%,明显快于整体收入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