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银行均已披露年报, 苏州银行 (002966.SZ)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收入均实现增长,归母净收入更是连续三年保持了双位数增速。包含 苏州银行 在内的11家上市银行纷纷亮出中期分红方案,酝酿一年屡次分红。
最近, 苏州银行 公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截直到今天年一季度末, 苏州银行 资产总额已突破6400亿元人民币。今年一季度,在去年营业收入、利润双增的环境下,该行盈利能力继续稳步提升,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实现归母净收入1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9%。
良好的业绩表现是上市公司分红的底气,根据 苏州银行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该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9元,现金分红率超过30%。另外, 苏州银行 董事会近期还审议通过了一项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
4月29日晚间, 工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交通银行 五家国有大行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为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多家上市银行规画一年两次分红,包含上述几家银行在内,目前至少有11家A股上市银行中期分红被提上议程,而这11家银行2023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高于30%。
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归母净收入增速靠前
近年来, 苏州银行 规模保持较快的扩张速度。截至2023年末, 苏州银行 资产总额为6018.4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4.74%;各项存款3638.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5.01%;各项贷款2934.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7.06%,存贷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一季度末, 苏州银行 资产规模已达6482.0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7.70%。
业绩方面,2023年, 苏州银行 实现营业收入118.6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03亿元人民币,增幅0.88%;实现归母净收入46.0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6.82亿元人民币,增幅17.41%,归母净收入增速在目前披露年报的沪深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前五。
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以来, 苏州银行 的归母净收入已经连续三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苏州银行 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3年,该行制定新三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缔造公司业务、零售业务、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的核心驱动力。其中金融市场板块聚焦核心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投资交易能力、资产配置能力、负债优化能力、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据 苏州银行 年报,2023年,该行在年初和年末市场利率高点加大资产配置,提升组合收益,全年债券类投资收益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公募基金投资方面,强化投资研判,增加债基比例,降低货币基金占比,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投资收益。
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 苏州银行 资产质量继续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末, 苏州银行 不良贷款率为0.84%,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降至上市以来的新低;拨备覆盖率为522.77%,持续保持较厚的危险抵补能力。
今年一季度以来,投资机构对于 苏州银行 今年资产质量变化趋势和拨备水平尤为关注。 苏州银行 称,现阶段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该行已进行相关风险摸排,整体风险可控。2024年,全行资产质量预计仍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另外,该行将继续严格根据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等级要求稳健审慎计提减值准备,力争拨备覆盖率保持同业较好水平。
围绕“五篇大文章”,加大金融支援力度
苏州银行 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战略引领作用,制定发布2024-2026年战略规划。
2023年,该行三大板块发力,明晰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经营策略,业务方向重新定位,客户服务模式重塑。
该行构建“科创+跨境”和“民生+财富”双引擎驱动,进一步助推高质量发展。缔造轻型组织架构,完善分支机构部门设置,做强分支机构,不断提升竞争实力。一体协同经营,缔造涵盖公司、零售、金融市场、本外币、中间业务等各方面的综合型支行。推动集团协同互补,银租联动不断深入,苏新基金正式获批展业,持续增强母子公司协同效应。
2023年, 苏州银行 充分施展本土法人银行优势,深入挖掘全省金融服务需求,将信贷资源更多投放到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金融支援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连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在科创金融方面, 苏州银行 紧紧围绕“科创+”发展宗旨,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客户需求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生态环境管理的综合金融服务,逐步发生科创金融专属体系打法。截至2023年末, 苏州银行 合作科创企业客户数第壹次突破10000家,科创企业融资余额超580亿元人民币。
绿色金融方面,立足可持续发展宗旨,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发行第贰期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专项用于绿色项目信贷投放。落地辖内首笔碳减排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光伏电站发电量(碳减排量)挂钩。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 苏州银行 绿色贷款余额301.8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净增122.86亿元人民币,增幅68.66%,绿色贷款占全行各项贷款余额比例超10%。
普惠金融方面,持续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落实惠企政策,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大内部资源支援力度,将货币政策工具、税收减免、财政奖补等政策红利向终端利率价格有效传导,充分让利实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截至2023年末, 苏州银行 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93.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65.85亿元人民币。
苏州银行 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作为 江苏省 法人上市城商行,该行将立足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耕细作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等领域,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奋力写好新时代金融“五篇大文章”。
新“国九条”发布后,11家上市银行推动中期分红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在 苏州银行 4月26日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其中一项显示,为进一步明确投资者预期,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该行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制定并在规定期限内实施具体的中期分红方案。中期分红以最近一期经审计未分配利润为基准,合理考虑当期利润情况,上限不高于相应期间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收入。
一直以来,上市银行的分红情况备受市场关注。4月12日发布的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企业,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屡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已经有多家上市银行响应号召。截至4月30日发稿前,加上国有五大行, 苏州银行 、 上海银行 、 兰州银行 、 江苏银行 、 紫金银行 、上海农商银行等11家上市银行的2024年中期分红已经提上议程。
4月25日, 上海银行 董事会同意了该行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事项,其中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条件为:当期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为正;各级资本充分率很多于监管标准和公司资本管理规划目标,或预期实施现金分红后各级资本充分率很多于监管标准和公司资本管理规划目标;不存在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它限制进行利润分配的情景。
4月26日, 兰州银行 公告称,为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该行在年度分红的条件上,拟于 2024年半年度以当期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为限进行中期分红。
江苏银行 董事会秘书陆松圣在该行近期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江苏银行 董事会近期审议通过《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的议案》,其中就增加分红频次等一些工作, 江苏银行 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具体将由董事会在统筹考虑公司盈利情况、资金流状况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基础上,严格根据有关规定来执行。
全国性银行方面,4月29日晚间, 工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交通银行 五家国有大行相继公告,宣布将于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
工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均表示,2024年度中期现金股息总额占集团当期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税后利润的比率不高于30%。同时明确后续制订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考虑已派发的中期现金分红因素。 交通银行 称,该行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连续12年现金分红率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