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间, 华熙生物 (688363.SH)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5%;归母净收入为5.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7%;归母扣非净收入为4.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44%。
针对为何营业收入净利双降,4月30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 华熙生物 董秘办没人接电话,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 华熙生物 自上市以来第壹次出现营业收入和净利同比下滑的格局。根据此前财报,2020年-2022年, 华熙生物 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33亿元、49.48亿元、6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9.63%、87.93%、28.53%;归母净收入分别为6.46亿元、7.82亿元、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0.29%、21.13%、24.11%。
华熙生物 在财报中提到,2023年,公司高速增长遇到压力,主要源于过去业务增长过快,造成内部组织管理滞后于业务的发展速度,组织管理有待提高,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阶段性下降“拖累”业绩
对于2023年营业收入下滑, 华熙生物 曾在业绩快报中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原料业务仍实现稳步增长,医疗终端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出现阶段性下降,而功能性护肤品占公司营业总收入比重最大,因此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目前, 华熙生物 主要有原料、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四大业务板块。近年来, 华熙生物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业收入比重逐渐增加。财报显示,2019年-2022年, 华熙生物 功能性护肤品从6.34亿元增至46.07亿元人民币。但在2023年上半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就已经出现疲软迹象。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 华熙生物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6%;毛利率为74.49%,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25个百分点。其中,四大品牌的销售全线下滑,润百颜、夸迪、米蓓尔、肌活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5.43亿元、2.17亿元、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下滑2.04%、10.1%、16.81%、29.62%。
在2023年财报中, 华熙生物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37.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8.45%,占公司主要业务收入的 61.84%,但其并未具体披露各个单品的销售数据。
华熙生物 方面表示,公司主动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旗下各大品牌进行阶段性调整:重点致力于优化以大单品为核心的品类体系、深化品牌价值;提高对多品牌资源的统筹管理,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为各大品牌不同化经营和有序成长赋能。
另外,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收入分别实现15.22%和58.95%的增长,营业收入分别为11.29亿元、10.90亿元人民币,二者在公司主营业收入入中所占比例仅为18.59%、17.95%。
销售费用率超46%,线上推广服务费占比超五成
值得注意的是, 华熙生物 的销售费用高于同行可比企业,同时,线上推广服务费是 华熙生物 近两年销售费用支出最高的部分,占比超过一半以上。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0.99亿元、2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均超100%。2022年,其销售费用为30.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7%。其中线上推广费用17.22亿元人民币,占销售费用的56.48%。
2023年, 华熙生物 销售费用为2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79,但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率仍高达46.7%。其中线上推广服务费14.27亿元人民币,占销售费用的50.21%。而与 华熙生物 并称为“医美三剑客”的爱漂亮客(300896.SZ)和 昊海生科 (688366.SH),这两家企业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07%和30.69%。
华熙生物 在财报中表示,销售费用的变化主要系本站告期公司对护肤品业务进行阶段性调整,逐步优化品牌资源配置和营销渠道结构,线上推广服务费同比降低17.13%。
与销售费用相比, 华熙生物 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偏低。财报显示,2020年-2022年, 华熙生物 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41亿元、2.84亿元、3.88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36%、5.74%、6.1%。2023年, 华熙生物 研发费用为4.46亿元人民币,销售费用为28.42亿元人民币,其销售费用约是研发费用的7倍。
寻求新增长引擎,布局合成生物新赛道
近年来, 华熙生物 寻求第贰增长曲线,但效果不尽人意。
在功能性食品方面,2021年, 华熙生物 推出新产品——水肌泉玻尿酸饮用水。2022年,“水肌泉”推出新品类“玻尿酸苏打气泡水”,“休想角落”推出全2.0“夜帽子熬夜精华饮”系列等5款产品。但功能性食品在2023年仅实现营业收入0.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3%,占总营业收入的0.95%。
据媒体透露,2023年2月,上海消保委微信公众号疑问“吃出水光肌”的玻尿酸食品的可靠性,并发文连问玻尿酸食品乱象:玻尿酸食品是不是真能“吃出水光肌”?是哪个在说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
上述文章显示,上海消保委专门提到 华熙生物 的“水肌泉”饮料,并希望其向消费者提供权威证据证明该饮料给皮肤补水的功效。彼时, 华熙生物 被指暗示性宣传后,删除了“水肌泉”详情页中口服玻尿酸是否会被消化分解的问答,也引发了新一轮“口服玻尿酸究竟是不是智商税”的讨论。
如今,处于C端赛道的功能性护肤品、食品业务表现欠安, 华熙生物 开始将关注焦点转移到合成生物上,在2023年半年报中, 华熙生物 将自己定义为一家“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
华熙生物 在业绩快报中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合成生物学,坚持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整体定位,用科技力缔造产品力,塑造品牌力,进一步加大降本增效力度,推动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