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沪市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交卷-!呈现三大特点

【上市公司】沪市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交卷-!呈现三大特点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1 10:02:03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上市公司】 【2023】 【营业收入】 【科创板

  上海证交所4月30日晚消息,截至4月末,沪市上市公司均完成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回首2023年,沪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总体保持稳定,并加大研发投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壹是“量”稳定。主板方面,2023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实现净收入4.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1.2%。科创板方面,科创板上市公司2023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9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全年实现净收入759.6亿元人民币。以2019年为基数,科创板上市公司近4年营业收入和净收入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3%和24.4%。整体来看,2023年,沪市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51.8万亿元人民币,合计实现净收入4.3万亿元人民币。

  第贰是“质”提升。当下,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而加大研发投入便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大路径。数据显示,2023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支出近9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连续3年保持增长势头。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到156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2%,83家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20%。

  在高研发投入下,沪市上市公司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像 宝钢股份 近年相继开发出4个系列58项高等级取向硅钢新产品,有力支撑电力装备制造业发展。 铁建重工 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成功下线,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及产业化能力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第叁是“结构”优化。近年来,沪市新兴产业渐成气候。以主板为例,近十年来,沪市主板新兴制造、现代服务公司数量显现阶跃式增长。机械设备行业由45家增至125家;医药生物行业由62家增至109家;汽车行业由42家增至114家;电力设备行业由45家增至87家;电子行业由26家增至71家;通信行业由14家增至29家。

  而科创板持续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施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性平台的作用,持续缔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行业结构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合计占比超过80%。

  这时,今年以来,多家沪市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以分红、回购、增持为先期举措,以优化经营管理、加强创新研发为长期遵循,正在为长远发展积蓄动能。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西普尼】  【新三板】  【经销商】  【2023】  【IPO】  【工商银行】  【净利润】  【陈德宏】  【大象广告】  【昌吉中院】  【ST天山】  【京津冀】  【协同发展】  【零食很忙】  【盐津铺子】  【BioNTech】  【对冲基金】  【期权交易】  【天瑞仪器】  【张孝阳】  【内幕信息】  【内幕交易】  【ST天瑞】  【星巴克】  【张俊杰】  【2024】  【东方星巴克】  【偷工减料】  【冰勃朗】  【信托业】  【信托公司】  【资产规模】  【粤桂股份】  【广西证监局】  【违规行为】  【000833】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