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嫦娥,-奔月-!这项任务是人类首次

【探测器】嫦娥,-奔月-!这项任务是人类首次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3 21:27:12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探测器

  5月3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任务由此开启了其11个飞行阶段、53天任务全过程的第壹程。

  嫦娥六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一部分,国家航天局探月与 航天工程 中心、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介绍,嫦娥六号探测器以月球后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为预选着陆区,将第壹次实施月球后面采样返回任务。

  迄今为止,人类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这10次采样均位于月球的正面。此前我国的嫦娥五号已经顺畅实现了月球正面的采样返回,此次嫦娥六号执行月球后面采样返回任务,在全球尚未有过先例,难度与风险系数不难想象。

  王琼对记者说,此次任务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技术和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实现月球后面自动采样返回,同时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

  看点一:时隔五年再赴月背,第壹次执行月背采样

  2019年1月,随同嫦娥四号任务实施,“玉兔二号”月球车顺畅着陆月球后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内冯卡门环形山,这是人类历史上第壹次航天器在月球后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嫦娥四号任务为月球后面的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随后2020年12月,嫦娥五号任务返回器将1731克月球正面的样品顺畅带回地球,中国由此成为世界第叁个从月球采样返回地球的国家。

  在这些探测任务基础上,嫦娥六号将奔赴月球后面实施采样返回任务,如果任务成功,将是月球和太阳系演化等科研课题研究的大丰收。

  中国 航天科技 集团逯运通对记者说,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重量约为8吨,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重的一颗深空探测器。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选取的着陆点是月球后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跟嫦娥四号的落点其实不一样,“我们探测器落点的决策整体遵循两项原则,一是科学探测价值高,二是工程实施可实现。”

  月球后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直径约2500千米,是太阳系已知最大的盆地。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保存了原始月壳的岩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可获取月球甚至地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识,增进人类对月球的认知。逯运通表示,“我们推测嫦娥六号任务有望能获得非常古老的月球样品,来支持我们后续的科学研究。”

  “如果有了月球后面的月壤,再加上此前获得的月球正面的月壤,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开展月球后面和正面的演化不同研究,也能深化人类对于月球演化历史、太阳系起源等科学问题的探索。”逯运通非常向往,这将是全人类从0到1的突破。

  王琼坦言,月球后面环境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我们在真正去到之前,只能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有一个大概的分析,可是具体的、小标准的工况,我们提前是不晓得的,好比着陆器下方的浅表层结构如何?是不是符合我们预期设计?采样能不能达到足够深度?我们只有在着陆探测之后才能获悉,说白了,嫦娥六号任务是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

  看点二:高效、智能开展采样作业

  由于从地球上无法直接看到月球后面,嫦娥六号为期53天的任务过程都务必依靠最近部署的绕月中继卫星“鹊桥二号”进行作业。这颗中继卫星已在今年3月发射升空,主要用于转发月面航天器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它的第壹次任务就是为嫦娥六号服务。

  王琼表示,考虑中继星的通信覆盖问题,嫦娥六号的工作时长会比当年嫦娥五号的工作时长要短,“此次嫦娥六号大概只有36小时~40小时可以在月背开展工作,这就对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自主化工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我们也采取了一点新技术,包含快速采样、智能判读等等,来提高工作效率。”

  逯运通表示,嫦娥六号任务将沿用嫦娥五号的样品收集方式,使用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获得不同层面和深度的样品。考量到月球后面的实际工况比较复杂,探测器提升了自主作业能力,设置了不一样的模式可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切换,同时,也设计了很多探测分析节点,适时可以引入地球上有经验的专家团队作为外援来实时“辅导”探测器开展月背采样作业。

  看点三:开展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对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很关键,记者了解到,嫦娥六号将搭载法国、意大利、瑞典和巴基斯坦的载荷。在5月3日召开的嫦娥六号国际载荷研讨会上,来自巴基斯坦、法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航天机构和联合国、欧空局等国际组织的嘉宾,在讲话中高度赞赏嫦娥六号任务开展广泛国际合作,并赞同在后续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继续寻求新的合作。

  其中,法国氡气探测仪,将对月球表面氡气同位素开展原位探测,研究挥发物在月球环境下传输和扩散机制;欧空局的月表负离子分析仪,将对月球表面负离子进行探测,研究等离子体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机制;巴基斯坦的立方星,将开展在轨成像任务,验证纳卫星月球轨道探测技术;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将作为在月球后面的定位绝对控制点,可以与其它月球探测任务开展联合测距与定位研究。

  根据此前国家航天局在2024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上的介绍,我国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的嫦娥七号,将搭载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共同飞赴月球,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