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其市场化、商业化发展持续受到关注。202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 数字货币 研究所刊发的《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文章中提出,利用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特性,缔造开源生态平台。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资源投入,增进受理环境建设提质增效。
经过近4年的试点发展,数字人民币不仅在零售端和基础支付能力上形成了可复制的模式,作为数字人民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加载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在场景和应用创新上也进行了长足探索。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获悉,包含预付消费、零售营销、供应链金融、政府补助、外国人支付等业务均在智能合约的推动下出现重要突破。未来随着底层平台和相关制度安排的逐渐完善,将会在更大范围和更多场景加速落地。
这时,当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推广还面临着技术标准尚未统一、法律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公众对其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商业化场景有待挖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仍需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化路径。
C端B端场景齐开花
预付消费是智能合约解决的一个最典型槽点场景,通过智能合约来保障资金安全,可以解决普通“预付消费”中常涉及的强制消费、退钱难、霸王条款甚至坑钱跑路等现象。
202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 数字货币 研究所(以下简称“数研所”)发布并在数字人民币App正式上线“元管家”——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进行预付消费资金管理服务。用户在发卡商户购买预付消费服务,预付资金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由运营机构管理,在实际完成消费后划转给商户。
尔后,多个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推出了数字人民币预付资金监管平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包含 工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中国银行 、 邮储银行 、 农业银行 、 兴业银行 等许多家国有银行或股份行数笔运营机构均在该领域进行了业务实践,场景涉及教育培训、美容美发、体育健身、旅游住宿、交通运输等。
苏州金服实验室科技公司(筹)即是基于元管家平台模式开发了苏州地区的智能合约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在“2024第贰届数字人民币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苏州金服实验室科技公司(筹)总经理姜韬对记者说,该平台最大特点是可以解决三端问题。在消费者端可以保障资金安全,在商户端,计划通过数字人民币定向支付手段给到商户全面的红包吸引入驻,实现商业化。在监管端,有助于相关监管职能部门强化监管,平台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特性,协助机构跟踪和监控资金的流动,同时防止反洗钱。
不过,由于智能合约会保证预付费资金100%的冻结,传统模式下用户储值成为商户运营资金的部分,务必待核销时才能释放,也一定水平抑制了商户使用意愿。
对此,姜韬建议可以探索以“监管资金生息”“提供融资贷款平台”“政府支持”等方式解决商户端疑虑。“好比预付费资金一共冻结了100万元人民币,是否可以对其中50万元或70万元的额度给予低息贷款,帮助商户进行资金流转。”他表示。
一家国有大行 数字货币 创新业务人士认为,智能合约的优点第壹是具有高度强制性,在商业合同约定条件具备后,可以不依靠法律强制力执行;第贰是具有高度灵活性。通过智能合约模板乐高式快速拼装,使得面向全量客群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成为一种可能;第叁则是具有高度可验证性,具备成为司法证据的条件。
而上述特点,还可以应用在目前解决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槽点上。
楚天龙 (003040.SZ)数字人民币创新实验室责任人陈楚义透露,当前该公司已经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上进行了诸多场景尝试。在他看来,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可以进一步优化外籍来华的支付便利性,好比可以通过设定不一样的支付限额、支付场景和支付频率,满足个性化的支付需求。而自动执行和可编程性,也可为来华支付提供设定自动扣钱、定期支付、离境退卡等。
相对于C端,数字人民币在B端的应用落地被寄予了更高期待。
移动支付 网分析师佘云峰向记者表示,相较于C端支付场景,数字人民币在B端和对公支付体系的改造上更具发展前景。智能合约所造成的数字人民币灵活性可以适用于多种环境和关系,好比定向用途、定向人群、定向场景等,而这其中大部分与对公场景密不可分。
而在产业端的场景中,供应链金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供应链金融“牵一发而动全身”,产业链参与方和环节众多,以往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往往使用企业在银行开立的一般账户以共管模式来实现,面临着资金难以监管、资金使用流向不透明、不能实时到账等槽点。
京东是较早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的电商平台。在供应链金融科技方面,京东科技迄今共服务超30个产业场景,涉及数百家核心企业和数百万中小微企业。
去年9月,京东科技与中国 工商银行 合作,依托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平台,实现了将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发放给企业的采购融资款直接以数字人民币形式支付给相关产业集团。从业务流程看,通过合约保证金融机构放款至经销商的对公钱包,基于智能合约,其可自动执行付款到核心企业的对公钱包,从而保证资金监管安全。
据京东科技数字人民币相关责任人透露,除了做下游的采购融资,京东科技也正在把该能力延伸到上游的保理融资方案当中。“京东科技方面也计划两年之内将整个供应链平台全部产品合约化,让数币智能合约能力作为产品的底层基座,服务于供应链金融产品。”他表示。
据记者了解,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B端场景中,除了供应链金融,也有多个场景已经实现业务进展。例如工资代发、定向投融资、合同能源管理、财产保全和 跨境支付 领域都已经有了创新实践。
仍需关注商业模式与风险治理
在场景不断拓新的进程中,如何形成智能合约的技术生态进而形成商业化生态非常重要。
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数研所副所长狄刚在第十二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就表示,发展智能合约需要建立多条理技术生态体系。在最底层,央行端负责提供参与方准入、合约模板注册和交易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服务;在中间层,运营机构提供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支付服务和搭建智能合约运行环境;在最上层,其它商业机构负责搭建场景应用平台,满足千差万别的市场需求。
上述多条理的技术生态体系是相对理想的状态,不过目前智能合约还亟须打通生态互联与共建标准。
一位参与数币业务的平台企业人士就向记者直言,目前智能合约只保证了对公钱包和对公钱包之间的合约能力,但对公的银行账户一端没有这种能力,因此还需要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的2.5层银行机构参与进来。另外还需要监管制定互联互通的规范,打通不一样的运营机构之间的场景和能力。
据记者了解,当前机构发展加载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业务时,基本将其视为一种技术辅助而非核心商业模式,在探索早期,其收费机制也尚未建立起来。有服务银行的系统机构人士就向记者透露,该公司所有的智能合约类项目没有向二层运营机构和B端大客户进行任何收费,都是自己投入。
上述平台企业人士就认为:本质智能合约的商业模式是看最终谁来付费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主体的权益。好比出资人和借款人,都认为智能合约解决了它的槽点,是不是愿意去在原有成本上增加一些费用?
商业化路径之外,记者了解到,随着数字人民币业务智能合约场景的快速扩容,其风险治理也开始引起市场重视。
以 数据安全 为例,由于数据生命周期化从收集到传输、存储、使用、交换,和删除和销毁,整个流程非常漫长。
腾讯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责任人何畅在前述研讨会上就建议,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同样需要分类分级管理。“一方面智能合约所承载的数据类别等级不同,针对合约的设计、部署、审查、监管、保护也势必不同。另一方面,分类分级可助推各方根据所承载数据的类别等级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智能合约的危险、复杂性和影响。”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