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中经评论 - 从超5亿人-追更-中发现广阔天地

【网络文学】中经评论 - 从超5亿人-追更-中发现广阔天地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8 5:56:2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网络文学】 【2023

  核心观点:“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立足火热的社会实践,肩负起文学新的使命,少一些“坑”,网络文学将能收获更多共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前不久,有明星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的网文书单,引发许多网友共鸣。网络文学有多火呢?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在看网络文学。近日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5.2亿。再看产业规模,针对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营业收入规模约340亿元人民币,海外市场规模超40亿元人民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诞生就备受争议的网络文学,俨然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创作、阅读门槛较低,具有互动性、日常性等特点。曾经,很多读者对网络文学嗤之以鼻,认为其文学品味不高。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创作队伍的提质升级,网络文学的创作领域和流传半径持续拓展,精品力作不断涌现。2019年到2023年,就有123部作品以数字典藏的形式入藏国家版本馆。

  从凭空创造的玄幻世界到热火朝天的现实生活,从雄姿英才的沙场到浩渺无垠的宇宙,网络文学映照着社会发展的万千气象,收获一批拥趸,也撬动着文化行业新发展。目前,网络文学IP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从网络小说连载到电影、电视、戏剧、动漫、游戏、微短剧等多种形式的改编,网络文学持续开拓商业疆土。截至2023年底,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授权总数超3000部。像人们熟知的《甄嬛传》《琅琊榜》《庆余年》等热播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

  不仅“风景这边独好”,许多网络文学作品还漂洋过海,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其中“Z世代”占80%,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大国重工》《赘婿》《大医凌然》《大宋的智慧》等多部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样、鲜活生动的中国故事,在世界范围内激发共情共鸣,也增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网络文学这片土壤布满了活力与潜力,不过也存在着“星多月不明”的情景。好比,网络文学的同质化、模式化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作品导向偏差、格调不高,背离主流价值观;又如,有的创作者过于追求产量,拖长情节凑字数,进行无底洞、套娃式收费,透支行业未来;再如,侵权成本低、维护权益成本高,网络文学成盗版“重灾区”,让业内人士痛苦不堪。

  网络文学乱象的“坑”,要由制度来填。当网络文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从亚文化走进主流,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也应及时跟上。近年来,从《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到中国作家协会等机构发布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再到《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公告》,一系列举措都在为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对创作者而言,也要屏弃同质化、套路化的创作顽疾,不断打开自己观察的视野,与时代共创,为时代留声,促使网络文学的万花筒更加多彩。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蒸蒸日上的时代,蕴藏着丰饶的文学富矿。立足火热的社会实践,肩负起文学新的使命,少一些“坑”,网络文学将能收获更多共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2023】  【高股息】  【投资策略】  【南京公用】  【宇谷科技】  【标的公司】  【电池续航能力差】  【智能制造】  【能之光】  【毛利率】  【子公司】  【长城国瑞证券】  【首席信息官】  【厦门证监局】  【信息技术】  【五一视界】  【数字孪生】  【上半年】  【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港交所】  【数字孪生第一股】  【金花股份】  【邢雅江】  【三季度报告】  【董事长】  【*ST卓朗】  【2019】  【卓朗科技】  【中国证监会】  【重大违法】  【强制退市】  【财务造假】  【长三角】  【2018】  【美邦服饰】  【投资性房地产】  【周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