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一宗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正式开始审理。最近,一个“简易法庭”被搬进了廉江市良垌镇上阁垌村委会,吸引很多当地村民闻声前来旁听庭审。
11年前,原告吴某珍与被告吴某某签订了一份宅基地转让协议,约定由被告吴某某将某地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原告吴某珍永久性使用,吴某珍已付款共8万元给吴某某。但十年时间已过去,由于涉案地块权属争议问题和政策原因,造成原告一直未能取得该土地使用权。眼看协议目的落空,原告无奈只得向廉江法院提起诉讼。
一直以来,宅基地纠纷是农村土地管理中的难点,若处理不妥,轻则影响邻里关系,重则往往矛盾激化,甚至酿成刑事案件。为更好地让当地群众了解如何用法治思维和方法处理类似纠纷,廉江法院良垌法庭决定送“法”进乡村,直接把审判庭“搬”到了上阁垌村委会。
庭审中,审判员刘振英结合当事人诉辩意见,归纳争议焦点,并对宅基地转让协议的签订和履行过程等进行了详细询问,双方当事人均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说法。刘振英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看到双方当事人有调解意向,马上从法律、习俗、情感等多角度入手,设身处地为双方提出了调解方案。经过一个钟头的面对面、背靠背的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退还土地转让款8万元及利息给原告,这起因宅基地转让引发的纠纷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机会难得,刘振英立即把“法庭”变“课堂”,向原告被告双方及旁听村民解读民法典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取得、行使和转让的法律适用、土地管理法关于宅基地管理的法律规定。
村民林先生表示,从前对法律知识其实不那么了解,通过此次旁听庭审,加深了对庭审程序和与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学习到许多与自己心心相印的法律知识,更加认识到了学习法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