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 全国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

【自然灾害】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 全国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8 12:35:04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自然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普查】 【数字身份证

  5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壹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和公报有关情况。国务院第壹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我国已建成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10个行业建立行业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郑国光介绍,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壹次开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条件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自2020年5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壹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来,全国有500多万名专业人员参与,共同努力,完成了这次普查的各项目标任务。

  我国已建成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郑国光称,主要做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边试点、边完善”,提高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科学性。普查小组坚持试点探索先行,先后开展了5个轮次评估与区划试点,从 北京市 房山区、 山东省 日照市 岚山区试点“大会战”,到全国11个重点县,再扩大到“每省一个县”“一省两市”“每省一个市”试点工作,测试验证修订形成了61项技术规范,完成了技术标准的统一,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成果的衔接方案,单灾种风险和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的衔接方案,确保了各类各级成果有效融合。

  二是认真组织培训,锻炼培养评估与区划的专家队伍。普查小组根据“谁主导、谁负责”原则,各行业部门都组建了培训专家团队,采用 线上线下 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形式,认真组织评估与区划队伍培训,各地普遍建立了“行业部门+科研高校”的评估与区划技术组,全国累计有3323支技术队伍,上万名具有顶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评估与区划工作。

  三是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衔接,确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的可用性。本次普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和草原火灾6大类23种灾害风险和综合风险的评估区划,第壹次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评估区划成果。

  四是全面完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任务。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普查小组全面完成了国家级、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33个市级、2846个县级的单灾种风险评估区划和综合风险评估区划任务,涵盖分灾种危险性评估成果、灾害风险评估成果、风险区划成果、防治区划和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编制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综合防治区划图,仅国家级成果数量就有150余套。

  五是坚持“边评估、边应用”,持续施展区划成果的应用效益。评估与区划成果对灾害风险是一个客观的刻画和表达。普查小组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和重大战略区安全保证,组织技术专家,将评估与区划成果并入到 北京冬奥 会、 杭州亚运会 、长三角地区等灾害风险专项评估中,提出了自然灾害防治和极端灾害应对建议,获得了良好效果。

  全国房屋建筑第壹次有了“数字身份证”

  在重点成果上,郑国光表示,第壹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获得了丰硕成果,也创造了多个第壹次。

  例如,在调查成果方面,第壹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了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子建筑 海量数据 成果,全国房屋建筑第壹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壹次开展了对全国灌木、草木、枯落物的普查,填补了全国林下植被可燃物载量空间信息的空白;第壹次全面掌握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信息和灾害属性;第壹次完成了对全国县、乡、村公路、桥梁、涵洞等普查,收集了全国公路设施的抗震、防洪等设防信息,形成了全国国省干线公路承灾体风险数据库、全国水路承灾体风险数据集等。

  在评估与区划成果方面,第壹次明确了全国高灾损区、高隐患区、高风险区和低减灾能力区“三高一低”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域;第壹次识别了占全国陆地面积2.3%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高风险区,将全国划分成为6个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大区、30个综合风险区和90个风险防治亚区,揭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东高西低”的宏观格局和造成高风险的主要因素,第壹次划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短板弱项区域等。

  同时,这次普查是第壹次开展,在技术、工作方式方法上也获得了一点突破,主要是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第壹次。第壹次开展了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评估、区划等全链条普查,完成了灾害风险要素属性和空间位置的“双调查”。单灾种风险和综合风险评估、风险区划、防治区划,过去水旱灾害也好、地震灾害也好,都是做单灾种,这次做了综合风险评估区划。

  第壹次探索推进致灾部门的数据和承灾体部门数据有机融合,推动灾害致灾数据和人口、经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重要承灾体的数据共享。

  第壹次在统一技术体系下开展风险评估区划,采用统一的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及综合防治区划技术框架和技术规范开展单灾种风险评估区划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多部门协同完成了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的成果。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自然灾害】  【财政部】  【救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