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半, 河南省 新郑市一女教师因“网课入侵”遭遇猝死一案迎来新进展。2024年5月8日下午,涉事女教师女儿王女士告诉界面新闻,目前检察机关已受理该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之前在4月21日,王女士公开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新郑市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也不起诉该案。
北京市 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原东峰曾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上述网课入侵事件造成被害人不幸去世,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情形,应属于公诉案件,需要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负责该起案件的责任人解释,在进行第壹次会商之后,公检机关对案件定性问题发生分歧。
警方认为,这些嫌疑人虽然只来过一次刘韩博的课堂,但他们曾屡次入侵国内各地其它老师的网课,累计影响了超过5万人。这种“随机”选择不特定的教师辱骂,且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表现,已经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要件,达到了性质恶劣的情景。但检方认为,入侵网课属于特按时期内的一种特定案例,未成年人的“恶作剧”行为是否已经达到犯罪的水平,仍有争议。
专案组相关责任人透露,由于在案件定性上公检双方并未达成一致,而此案社会关注度较高,新郑市人民检察院提出,要请示上级检察机关指导。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2022年10月30日,新郑市三中历史教师刘某某被发现死在家里,死因被鉴定为猝死。11月2日凌晨,刘某某的女儿王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妈妈在上网课的进程中遭受网络暴力,情绪激动退出直播课,两天后被发现猝死。同日,新郑市教育管理局发布《关于新郑三中教师网课后意外离世的情景通报》显示,针对网传刘老师遭遇网暴事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
“网课爆破”具体是指网课参与者泄露网课会议号和密码,随后非法分子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通过强行霸屏、刷屏骚扰信息,甚至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极端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的表现。“入侵者”被称为“爆破手”。
此前王女士公布的网课录屏显示,当时刘某某正在为学生讲解试卷,直播间内突然出现难听的音乐声,并使用投屏功能打字称“你瞅啥?我是梦泪,感谢发来的会议室号。”接着有人说道,“XX妈,XX老师,你最好给低调点。”期间,账号“xx太美”“终极xxxx”反复加入课程会议,进程中不断播放吵闹音乐,并对老师爆粗口、说脏话。刘某某屡次制止后,课堂仍不断被干扰。
据王女士透露,该案发生不久,嫌疑人已经被控制。公安部门在7个省份锁定了11名嫌疑人,其中2名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1名为16至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其余8人年龄在16岁以下。公安机关对3名16岁以上的嫌疑人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并对16岁以下的嫌疑人采取了行政处理和批判教育等措施。
为何该案难以提起公诉?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告诉界面新闻,该案提起公诉的难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壹,证据收集与认定难。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性,证据的收集、保存和认定都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在该案中,首先需要证明网络入侵行为与老师的猝死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可能需要大量的证据和精湛的鉴定。
第贰,法律适用问题难。目前,对于网络爆破等新型网络罪行的法律适用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司法机关在案件定性上可能存在不答应见,也需要进一步的法律解释和指导。
第叁,犯罪主体的认定难。在该案中,涉及多名嫌疑人,且年龄跨度较大,包含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如何准确认定犯罪主体,也是提起公诉的又一难点。
网课爆破作为一起新型网络罪行,在法律治理面前又面临哪些问题?周兆成表示,首先是立法滞后。“目前,我国针对网络暴力的立法尽管有”两高一部“出台的《关于依法惩办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对于依法惩办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起到关键作用。可是,涉及打击网暴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完善,对于网络爆破这样新型网络罪行的法律适用还是存在障碍。”
另外,执法难度大。周兆成称,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跨地域性,网络爆破等网络罪行的执法难度较大。需要跨部门、跨地域的协作,和精湛的技术手段支持。
最后,司法成本高。“网络爆破等网络罪行的调查取证、证据保全等司法成本较高,给司法机关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周兆成表示。
对此,周兆成建议,加快制定和完善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爆破等新型网络罪行的法律适用和处罚标准;加强执法协作。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执法协作机制,强化对网络空间的监察管理和管理,形成合力打击网络罪行。
“还要提高司法效率。”周兆成表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司法效率,如建立电子证据保全系统、推行在线诉讼等,降低司法成本。另外,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罪行的理解和防范意识,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最后,对于网络平台的责任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要求网络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罪行。同时,对于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也应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公正。”周兆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