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 华东医药 (000963.SZ,股票价格33.76元,市值592.26亿元)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会后披露的决议公告显示,当天通过现场投票的中小股东共有30人。
而在股东大会现场投票结束后, 华东医药 随即也在同一会场举行了投资者接待日活动。公司老总兼总经理吕梁等出席,就经营战略、GLP-1(胰高糖素样肽-1) 减肥药 布局、百令胶囊的市场竞争与集采风险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答复。
4月17日, 华东医药 发布2023年年报,这份营业收入、净收入双双增长的年报也被公司称为“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报告期内, 华东医药 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06.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1%,实现归母净收入2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9%,扣非后归母净收入为27.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5%。
不过,从股票价格表现看,由于受到医美板块整体表现欠佳的拖累,和竞争对手 佐力药业 (300181.SZ,股票价格15.63元,市值109.63亿元)成功获批同名同方药“百令胶囊”等原因影响,截至5月9日收盘, 华东医药 年初直到今天的股票价格下跌幅度已接近20%。
吕梁也在活动开始时的致辞中强调:“尽管公司去年在各个条线上都达成了既定的目标,获得了一定成绩,可是我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我们仍会面对很多的挑战和压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许立波摄
吕梁:把我讲成“BD狂人”,其实不公正
直到今天,围绕“抗肿瘤、内分泌及自身免疫”三大核心领域, 华东医药 布局的 创新药 管线从2020年的13项增长到2024年4月的67项。
华东医药 首席科学官刘东舟透露,展望未来五到十年,公司将继续通过“自研+引进+合作”的开发模式,重点从RNA疗法、长效/超长效制剂、早期预防性疗法、微生物疗法、细胞与基因疗法(CGT)、新型偶联靶向药物及递送系统等六大方向进行探索。
一直以来, 华东医药 在业务发展上都颇为激进,公司通过外延并购一举集齐了ADC(抗体偶联药物)、合成生物学、医美、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GLP-1 减肥药 等热门业务板块。也因此, 华东医药 及其老总吕梁都给外界留下了“BD(商务拓展)狂人”的印象。
吕梁也在交流会上回应:“把我讲成‘BD狂人’,我认为实际上就是不公正的。为了企业的发展,抢夺一些市场机遇和抢夺一些时间,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BD是必要的。”当然,吕梁也其实不否认自研的重要性,他认为公司的研发和业务发展不能只靠BD,务必要自研创新与引进相结合。
值得强调的是,在以“抗癌神药”著称的CAR-T细胞治疗领域, 华东医药 也延续了“买买买”的模式。2023年年初, 华东医药 宣布与科济药业就其CAR-T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赛恺泽®)达成在内地的商业化合作。根据协议, 华东医药 应向科济药业支付首付款2亿元人民币,及最高不高于10.25亿元的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2024年3月,赛恺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华东医药 已为此组建了专门的商业化团队。
对此,也有投资者在会上提问:“为啥公司选择在这一时点布局CAR-T赛道?” 华东医药 方面回应,实际上公司很早就想切入到CAR-T赛道,但在初步研究后发现细胞和基因疗法对生产研发、固定资产投入的要求都相当高,因此公司还是决定依托自身擅长的商业化能力来进入这一赛道。
另外, 华东医药 方面透露,自今年3月赛恺泽®获批上市以来,已经服务多省份近二十名患者,若以赛恺泽®115万元的首发价格粗略计算,该产品已实现收入约2300万元。横向对照看,以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2021年9月获批)为例,财报显示,药明巨诺去年共开具了184张CAR-T处方,完成了168例回输,贡献营业收入1.74亿元人民币。
在GLP-1领域做不同化布局
围绕GLP-1靶点, 华东医药 是国内布局最广、进展最快的药企之一。2023年, 华东医药 的GLP-1靶点药物利鲁平分别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肥胖或体重超重,该药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利鲁平也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减肥的GLP-1靶点药物。
另外, 华东医药 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糖尿病适应症已于2023年5月首获中美双IND(临床试验审批)批准,肥胖适应症的中国IND申请已于2023年9月获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及给药,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获得主要终点数据。自主研发的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的2个适应症的中国IND申请已于2024年3月获得批准,公司已于2024年3月递交该产品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美国IND申请。长效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已完成中国Ⅰ期SAD研究和新西兰的Ⅰ期SAD研究,目前正在新西兰开展肥胖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Ⅰb/Ⅱa期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底前完成。
在年报中, 华东医药 并未具体透露利拉鲁肽的销售金额,仅表示“利鲁平上市以来销售势头良好”。业内通常认为,在与“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对照中,利拉鲁肽的缺点在于需要每天注射,而司美格鲁肽仅需一周注射一次,从方便性的视角而言,利拉鲁肽不如司美格鲁肽。因此,也有投资者疑问,利拉鲁肽是否只是 华东医药 在减重市场为司美格鲁肽铺垫的一块“核武器”或是过渡产品。
吕梁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认为每款药品都有其特性和对应的病患需求,正如二甲双胍这款经典老药时直到今天日仍然还在广泛使用,“有些患者实际上其实不用太‘厉害’的减肥效果,而且如果服用药物后发生副作用,不同药物发生副作用的水平和缓解时间也不同。”
另外,吕梁还补充:“公司根据不同疾病和患者需求,布局了HDM1002、HDM1005、DR10624等多款产品,尽管这几项管线都与GLP-1靶点相关,但在市场定位、商业化策略、治疗领域上都做了不同化布局。”
百令胶囊市场多一家竞争对手“影响不大”
近期, 华东医药 与 佐力药业 围绕“百令”系列产品核心原料展开的专利权之争引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今年1月7日, 佐力药业 的百令胶囊成为首个获批的同名同方药,打破了此前 华东医药 对百令胶囊独占的市场格局,也为两家上市药企之间的竞争平添了一把火。
华东医药 在日前的投资者交流纪要中透露,与 佐力药业 间的诉讼已经浙江顶级人民法院一审第壹次开庭,目前正在等待第贰次开庭。
另外,针对 佐力药业 百令胶囊获批一事,公司回应“目前发酵虫草制剂市场已经有多家企业产品参与,增加一家企业不会对市场竞争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会上,吕梁也表示,公司在调研分析市场后发现,其实目前以百令胶囊为代表的发酵虫草制剂市场规模“足够大”,从目前此类产品消费者的使用周期、使用比例等数据看,市场还远远未达到饱和的水平。“因此,大家不用为一个同药同方就感到焦虑,即便多一个竞争对手,这个市场也足够我们去发展。”吕梁说。
针对百令胶囊的集采风险, 华东医药 管理层方面则回应,百令胶囊在市场中有着很好的口碑和品牌优势,而且目前已经具备较高的性价比,目前没有参与国家集采,即便集采,价格也不一定会下降;如果进一步带量,其实对百令胶囊的推广,尤其是在基层市场的拓展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