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事关民营经济、增值税改革 - 今年立法工作计划切实推进

【增值税】事关民营经济、增值税改革 - 今年立法工作计划切实推进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9 22:56:1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增值税】 【消费税】 【施正文】 【民营经济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8日正式对外公布,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增进法被列入立法工作计划。

  根据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继续审议16件法律案,包含关税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金融稳定法、增值税法等。首次审议23件法律案,包含能源法、民营经济增进法、企业破产法(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会计法(修订)、反洗钱法(修订)等。

  多位专家表示,立法保护民营经济,凸显国家对民营经济保护的制度安排和法治保障,能极大提振民营经济的信心。立法的关键应对民营经济主体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投融资、公平竞争等重点领域作出详细规定和保障,减少禁止和限制,对民营经济主体合法权益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人身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立法工作计划也透露了包含增值税等最新税制改革信号。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第壹财经,增值税是我国第壹大税种,增值税法将在今年底三审。在新一轮财税改革呼之欲出的大环境下,预计增值税立法同时会有重大改革推出。

  民营经济增进法年内有望初审

  民营经济立法进程迎来新进展。根据立法工作计划,民营经济增进法年内有望初审。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肖京表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法治保障的充分施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增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务必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近期,民营经济立法话题颇受外界关注,相关部门也接连释放立法推进信号。

  1月9日,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有关责任人表示,今年将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增进法立法进程,着力构建增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杜绝双重标准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预期。

  2月21日,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召开的立法工作座谈会明确,民营经济增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立法进程将加快。

  上述座谈会提到,民营经济增进法立法工作要总结实践经验,巩固改革成果,回应企业关切,补齐短板弱项。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执法公正司法、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治理等民营企业核心关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增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从法律制度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用硬实措施落下来。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一平表示,民营经济增进法起草工作恰逢其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政策加以确定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减少预期的不确定性、稳定企业家的信心,以法律重器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充分施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才能激发民营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硕士生导师钟世虎认为,民营经济增进法立法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怎样在实际操作中落实“竞争中性”,关键在于破除企业所有制属性背后的隐性担保。其次是怎样合法保障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关键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约束“权力”,确保“权力”不乱作为。最后是怎样更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首要任务是持续彰显竞争中性的价值底色。”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周围也称。在加强立法之外,周围提到了两点建议,包含贯彻落实竞争中性原则,减少产业政策对市场竞争机制的干预,和积极探索市场准入机制,放宽对市场准入前置条件的制约等。

  随着网络科技高速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 的广泛应用,市场主体变得复杂多样,新型业态、经营模式雨后春笋。 北京市 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伟民还提到,面对新型竞争行为,市场秩序更加复杂,行政执法与司法面临新的挑战,正在经历第叁次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初审,有助于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也保障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增值税或有重大改革推出

  税收立法方面,列入4月审议的关税法已在最近获通过,完成立法。增值税法去年8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根据立法工作计划将在今年底三审。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增值税收入迫近7万亿元人民币,占税收收入比重约38%。上一轮财税改革一大重头戏就是增值税改革,包含营业税改增值税和尔后增值税深化改革,好比税率下调、税率档次四档简并三档,将不动产等并入以扩大抵扣范围,逐步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增值税改革事关企业、消费者切身利益,备受关注。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及,聚焦支持稳定制造业、巩固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2023年预算报告提出,要推进增值税制度改革,通顺抵扣链条,优化留抵退税制度设计。2024年预算报告提出完善增值税制度。

  “假如不考虑改革,增值税法二审稿已经比较完善,基本平移税制,此前就有建议增值税法二审通过。但目前三审被安排在年底,之所以间隔这么长 的时间,可能增值税法草案会涉及重大改革事项。而中央近期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其中就包含完善增值税制度等,具体改革动向可能会在7月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有所体现。”施正文说。

  施正文认为,下一步增值税立法中最大的改革问题,是怎样将当前增值税三档税率(6%、9%、13%)简并为两档,从而充分施展增值税中性原则,通顺抵扣链条,降低企业征管成本负担和税收征管风险。另外,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和起征点、征收率是否调整也是一个重点,核心在于通顺抵扣链条等。

  “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比较复杂,影响面广,需要综合考量对相关行业影响、经济影响、征管、财政收入影响等,慎重推进。”施正文说。

  上海交通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桦宇表示,增值税法草案经过两审,相关意见比较一致,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是增值税立法是否与增值税税率“三档变两档”一并处理,如果分开处理,增值税法在12月安排三审时通过概率会更大。

  消费税法已经列入本届人大立法规划,2020年初消费税法(征求建议稿)对外公开,延续了消费税基本制度框架。不过,近些年消费税法尚未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今年也未列入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法律案。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熊伟称,消费税预计改革在前、立法在后。未来改革主要动向是征税范围调整、征税环节后移及收入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更为合理分配。

  今年预算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消费税改革。此前中央明确,要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并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国务院提出,在征管可控的条件下,将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

  个税改革、房地产税立法今年“没戏”

  上述立法工作计划中,没有个人所得税法更改和房地产税立法的内容,王桦宇表示,这意味着两部税法在年内不太可能进入相关立法程序。在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5年立法规划中,也不涉及这两个税种。因此,年内应该也不会有比较大的改革措施推出。

  “但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计划在预备审议项目中提到,研究财政税收制度等方面的立法项目,由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视情安排审议,说白了相关研究工作还是会持续推进。”王桦宇说。

  熊伟也认为,当前经济增长承压,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房地产市场仍然萧条,个税和房地产税估计暂时不会有相关法律推出。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扩大综合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去年预算报告提出,要研究优化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征税范围,完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当年国务院提高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

  施正文表示,未来个税改革仍然是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关键。包含进一步扩大综合所得范围,好比将经营所得等并入,同步适度降低最高边际税率,调整税率级距,以激励人才创新。同时加大对资本所得收入调理力度,引入个税起征点动态调整机制等。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西方石油】  【住房公积金】  【民营经济】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