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突发大消息!A股两大光伏巨头签订391亿元巨额合同

【隆基绿能】突发大消息!A股两大光伏巨头签订391亿元巨额合同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10 23:04:34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高纯晶硅】 【子公司

K图 600438_0

K图 601012_0

  A股两大光伏巨头签订巨额合同。

  5月10日,A股上市公司 通威股份 发布公告,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近日与 隆基绿能 及其9家子公司签署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约定2024年—2026年期间, 隆基绿能 合计向 通威股份 采购很多于86.24万吨高纯晶硅产品,此次合同预计总金额约为391亿元人民币。

  公告一经披露,便引发市场关注, 通威股份隆基绿能 是目前光伏行业龙头公司,最新A股市值均在千亿元以上。不过,受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光伏企业股票价格表现低迷,两家公司股票价格年内均出现下跌。

  两大光伏龙头再次联手

  5月10日, 通威股份 发布与 隆基绿能 签订高纯晶硅销售合同公告。公告显示, 通威股份 旗下6家子公司近日与 隆基绿能 及其9家子公司签署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约定2024年—2026年期间, 通威股份 合计采购 隆基绿能 很多于86.24万吨高纯晶硅产品,采购价格按月协商确定,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

  如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近一期(2024年5月8日)公布的国内N型料成交均价4.53万元/吨的价钱测算,此次合同预计总金额约为391亿元(含税)。

   通威股份 同时表示,合同为长单销售合同,有助于公司高纯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合同的履行不会对公司业绩的独立性构成影响,不会因履行合同而对上述交易对方形成依赖本合同的签订有益于公司高纯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符合公司未来经营规划。

   通威股份 是“多晶硅料+电池片”的双龙头企业。2023年公司多晶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7.99亿元人民币,电池片组件业务营业收入693.72亿元人民币。

   隆基绿能 则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制造商。2023年公司硅片出货同比增长47.45%至125.42GW(对外销售53.79GW),连续九年保持单晶硅片全球出货量第壹。

  作为光伏行业龙头公司, 通威股份隆基绿能 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其实,为抵御产业链风险,实现光伏产业战略合作,早在2019年6月, 隆基绿能 就与 通威股份 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包含项目投资和供应链合作。尔后,两家龙头公司又签订了相关采购合同。

  2020年9月,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 再次签订《硅片采购框架合同之2021年度长单合同》,就2021年度单晶硅片的采购数量等事宜达成补充协议,将框架合同项下的2021年度长单合同数量调整为26亿片。

  2022年3月, 隆基绿能 披露了一则《关于签订重大采购合同的公告》,该合同是与 通威股份 签订的为期两年多的多晶硅采购协议,合同约定采购总量高达20.36万吨,根据当时市场价格预估,合同金额高达442亿元人民币。

  此次, 通威股份隆基绿能 签订的巨额采购合同被认为是此前合作的延续。

  光伏行业何时走出低谷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两年前,此次采购合作的产品数量有大幅提升,而合同金额却并无太多增长,其背后则反映出光伏行业愈演愈烈的价钱战。

  数据显示,光伏行业目前处于下行周期,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回落。

  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光伏产业链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净收入均出现大幅下滑。

  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 通威股份 第壹季度总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1.13%至195.7亿元;归母净收入同比下滑109.15%至亏损7.87亿元人民币。

   隆基绿能 同样公布了亏损的一季报。今年一季度, 隆基绿能 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59%至176.74亿元;归母净收入同比下降164.61%至亏损23.5亿元人民币。

  这时,光伏企业如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 等公司业绩同样大幅下滑,如 晶科能源 净收入同比下滑29.09%至11.76亿元人民币, 天合光能 净收入同比下滑70.83%至5.16亿元人民币。

  谈到造成一季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时, 隆基绿能 在一季报中指出,2024年第壹季度,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整体毛利率明显下滑,本期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26.49亿元人民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2亿元;由于硅料价格大幅下降,参股硅料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10.82亿元人民币。

   通威股份 也指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经营活动引发的钱财流量净额等指标同比下降,均受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回落影响,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相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

  光伏行业目前正经历至暗时刻。中邮证券指出,2023年四季度开始,产业链进入全面过剩,各环节盈利承压,年初以来库存问题爆发,价格快速回落,基本触及现金成本,行业扩产步伐已大幅趋缓,存量高成本产能逐渐关停,同时部分已规划项目相继终止建设。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四季度开始进入普遍亏损状态,今年一季度经营性亏损进一步扩大,目前看二季度盈利压力仍然相对较大,全产业链长时间亏损状态不可持续,年内预期可以看到产能出清的信号。

  基金经理减持光伏

  光伏行业盈利压力较大,相关产业链公司股票价格也跌跌不休。数据显示,光伏指数年内下跌14.59%,是全市场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 今年以来分别下跌18.69%和9.75%,最新市值仅剩1411亿元和1017亿元人民币。

  曾为基金经理造成优异业绩的光伏,当下却不再获基金经理青睐。

  从公募重仓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减持1.3亿股,如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双擎升级、广发科技先锋、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去年四季度末已不再重仓 隆基绿能 。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再度减持 隆基绿能 超5700万股。其中广发基金减持最多,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广发多元新兴均不再重仓,安信基金、东方基金、兴业基金经过减持已不再重仓该股。

  截至一季度末,重仓 隆基绿能 的产品中,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天弘中证光伏产业A持股数量排名前二,均为被动式基金。

  同样, 通威股份 也受到基金持续减持,继去年四季度整体减持3542万股后,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再度减持 通威股份 超148万股。今年一季度,招商基金减持最多,合计减持602.69万股,其次是富国基金,减持373.05万股后,一季度末已无产品重仓 通威股份

  目前,重仓 通威股份 的公募产品中,傅鹏博旗下睿远成长价值、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天弘中证光伏产业A持股数量排名前三,分别持有4210.36万股、2775.85万股、2445.42万股。

  何时探底回升?

  光伏行业作为 新能源 重要赛道,何时能够企稳回升,备受市场关注。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的基金经理李沐阳曾在社交平台撰文,2024年待主材价格压到一线厂商的资 金成本线时,行业就开始大规模出清了。硅料分会近日也公开表示,全产业链主材,从工业硅到组件均已跌破生产成本。其中,硅料价格已经抵达部分企业现金成本,甚至跌破部分现金成本。但如今是否跌破一线硅料龙头厂商大规模产能的资 金成本,尚未可知。

   国金证券 预计产业链绝大部分环节今年第贰季度盈利能力将开始显现环比改善趋势。另外,预计后续“落伍产能关停”相关事件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从而加深市场对“出清”进程的认知,并逐步吸引部分左侧资金入场布局,今年以来宏观层面的屡次积极表态和密集配套政策也将对板块情绪和估值中枢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认为,受到俄乌冲突和美国市场高价盈利的托底,光伏板块供需格局迎来系统性反转的时间点,预计将比锂电更为滞后,其投资机会仍然主要集中部分细分赛道,相对看好具有成本优势的辅材龙头和即将进入放量阶段的新技术。

  在二级市场,很多光伏企业纷纷出手,通过回购方式解救股票价格。

   通威股份 4月29日披露年报的同时公布了回购股份方案,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回购价格为不高于36元/股,回购金额在20亿元至40亿元人民币。5月5日盘后, 通威股份 披露了回购进展,公司于4月30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第壹次回购股份524.95万股,成交总金额为1.14亿元人民币。

  5月6日晚, 晶澳科技阿特斯爱旭股份 等企业纷纷披露回购进展。 晶澳科技 披露显示,截至4月30日,公司已回购股份2028.48万股,成交总金额为4亿元人民币。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李振国】  【隆基绿能】  【时代周报】  【光伏行业】  【通威股份】  【大全能源】  【永祥股份】  【交通运输】  【Meta】  【人工智能】  【资本市场】  【2024】  【臻镭科技】  【内卷式】  【高纯多晶硅】  【反内卷】  【爱旭股份】  【中晶科技】  【大股东】  【拟减持】  【募集资金】  【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