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公司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逐渐发布,人身险行业经营情况逐渐清晰。《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76家人身险公司一季度共实现净收入599.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其中,36家盈利,40家亏损。同时,行业的马太效应较为明显,大型人身险公司经营情况较好,而中小险企面临较大压力。
从承保端来看,一季度,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略降,赔付支出则大幅增长;从投资端来看,一季度仍然承压,但业界对今年后期投资机会的期待较为乐观。
赔付支出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一季度,36家人身险公司共取得净收入713.16亿元人民币。其中,平安人寿和 中国人寿 净收入皆超200亿元人民币,太保寿险净收入约95.9亿元、 新华保险 净收入约45.9亿元、中邮人寿净收入约27.5亿元人民币,另外,阳光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和人保健康的净收入皆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9家公司净收入之和占36家人身险公司净收入之和的94.4%。而从亏损险企看,40家人身险公司共亏损约113.71亿元人民币。其中,亏损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从去年同期的2家增加至4家。
从保险公司的承保端来看,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一季度,人身险公司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66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而去年同期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8.86%。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增长较快有一个特殊背景,即当时行业预期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即将下调,因此险企加大了销售力度,而有意愿的保险消费者也加快了“上车”步伐。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今年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长整体保持平稳。
不过,今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同比大幅增长79.4%。而去年同期增速为7.89%。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的赔付增速不仅远高于去年同期,也远高于保费收入的增长。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2023年社会生发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保险赔付支出有一定水平上升。由于保险赔付具有一定滞后性,因此,2023年一季度赔付数据仍处于较低水平,去年的低基数一定水平上造成了今年的同比高增长。
投资收益承压
承保端赔付支出同比大幅增长,一定水平上影响人身险公司一季度利润表现;从投资端来看,一季度,人身险公司整体投资收益率仍然承压。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76家人身险公司中,一季度总投资收益率超过2%(非年化,下同)的仅4家,总投资收益率在1%至2%之间的有18家,其余险企总投资收益率皆不足1%。
从权益市场来看,一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23%;从固定收益市场看,险资面临利率下行且处在较低利率水平的投资环境。
海通证券 近日发布的研报认为,保险资金配置中,定存、债券和非标固收资产的 利润率水平均与利率水平强相关,因此,以固收资产为基本盘的配置结构决定了险企经营对利率环境的高敏感性。近年来,险资持续加大债券类资产配置,并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主,但在利率下行进程中,险企新增资产及到期再配置资产的固收资产投资收益率明显承压,从而造成净投资收益率的中枢水平趋势向下。
陈辉表示,人身险经营的关键在于“承保+投资+服务”的组织协调发展。目前,投资业绩仍然是决定保险公司经营质量的“胜负手”。在利率持续走低的环境下,保险公司近两年投资收益下滑速度快于其负债端成本的压降(如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等)速度,因此,面临一定盈利压力。未来,人身险公司需摒弃规模情节,寻求保费和利润的组织协调增长,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发展。
投资收益的关键作用在部分险企身上也有表现。例如,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实现“结束亏损实现盈利”的10家人身险公司中,有9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同比增长。其中,中英人寿投资收益率达2.92%,去年同期则为负0.18%;永生人寿的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2.42%。
尽管一季度投资收益整体承压,不过对今年全年的投资机会,保险行业预期乐观。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进行的调查,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固定收益投资信心指数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上涨,权益投资信心指数连续三个季度上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整体来看,今年的投资机会要大于去年。不过,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环境下,权益投资的变动对险企利润的影响加大,为此,险企可能进一步加大高股息蓝筹股的配置力度,降低权益组合的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