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医疗环境更友好、就诊流程更便捷!上海市级医院再造就诊服务流程

【医疗服务】医疗环境更友好、就诊流程更便捷!上海市级医院再造就诊服务流程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14 10:56:40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医疗服务】 【上海市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探索建立“预住院押金”和预住院患者门诊优先排队功能;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简化就诊路线,将同一系统疾病相关科室聚焦在同一诊区内,缓解病患在门诊区域的反复奔走的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推出精准预约、智能预问诊、无感支付、智能语音随访等。

  上海级医院先后设立患者体验部,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服务流程再造、治疗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各类便民利民举措,从而不断提升市民看病就医的便捷性、连续性和舒适性。

  “患”位思考简化流程,靠前服务提升就医便捷性

  各市级医院通过升级“便民服务中心”、推进住院“一条龙”服务、分时段预约治疗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服务等举措,不断简化就诊全过程的服务流程;另一方面运用 人工智能 等信息技术,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检验检查和手术排程,缩短病患在医院的滞留时间,减少无序流动。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聚焦“序贯医疗”新宗旨,建成本市首个集成化创伤中心,实现医疗急救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减少医疗救治时空内的“中间环节”,缔造最通畅的急救绿色通道。通过高度资源集成和属地化管理,为创伤患者提供从接诊到治疗再到康复的“一条龙”服务,将“首诊负责制”提升为“首诊治疗制”,危重创伤病患的抢救平均处置时间缩短在1小时以内,抢救成功概率达到99%。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探索建立并完善“预住院”工作流程,建立“预住院押金”和预住院患者门诊优先排队功能,实现除空腹项目外,预住院患者所有医学检验和放射、超声等大型检查当日完成,并结合危急值预警报告机制,实现以病情为方向的便捷院前转科,有效缩短病患在院等待时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简化就诊路线,将同一系统疾病相关科室聚焦在同一诊区内,缓解病患在门诊区域的反复奔走的现象。以无痛胃肠镜治疗为例,原先患者需要在消化内科和麻醉科两个科室间屡次往返,完成挂号、检查、治疗等流程,耗时费力。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将消化内科和麻醉科集中于同一门诊区域对向诊室内,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相关检查结果的院内互通,患者可在同一诊室内完成所有治疗流程,大幅缩短了就医时间。

  “患者不动医师动”,创新治疗模式增进服务连续性

  如何把碎片化的治疗服务变得连续且高效,避免让病患在市级医院各个科室间转来转去,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的重要抓手。

  各市级医院致力于在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创新服务模式上下功夫,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日间医疗、加速康复外科、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建设;致力于在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率上找突破,积极推进肿瘤综合诊治中心建设,覆盖“防、筛、诊、治、康、访”全疾病周期,全流程信息支持与共享,缔造真正以患者为方向、一门式、全周期管理的综合治疗创新服务体系。

  上海胸科医院率先推出集中式管理的“胸外专业日间手术”模式。基于加速康复外科宗旨,在术前宣教、营养支持、麻醉访视、疼痛管理和术后康复等方面全方位推行快速康复举措,给予患者创伤小、风险小、功能损失小的治疗体验,增进患者术后早下床、早恢复、早出院,同时充分整合医疗资源,集结精锐的多学科团队参与治疗,探索出“七师一体”(外科医师、麻醉师、护师、临床药师、营养师、康复师、咨询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治疗管理模式,让患者享受到全流程的健康管理与呵护。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建立妇科肿瘤综合诊治中心服务体系,构建应用结构化电子病历和宫颈癌综合诊治标准操作流程,制定标准化数据集,完成信息平台建设,将临床路径、多学科治疗、临床研究、个性随访等融入妇科肿瘤的治疗,实现对宫颈癌病患的全周期一条龙管理和临床研究的开展。

  上海眼病防治中心增设寒暑期特色MDT近视防控联合门诊,在提供近视治疗服务的同时,将国家出台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中关于预防近视的规范标准设计制作成闯关答题卡,邀约患者小朋友来回答,调动孩子们主动掌握预防近视规范标准的积极性,在诊室内有效实现防治结合。

  “让信息多跑路”,智慧医院建设实现数字便民化

  智慧医院建设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支撑,同时, 人工智能 技术为临床治疗服务提供高质量辅助,大大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和效率。

  各市级医院做实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互认,推动关键影像智能识别和院际检验检查结果精准推送、精准互认。持续推进 数据要素 赋能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增进数据上下联动,建立合理就医秩序,提升预约转诊精准度,提升治疗过程精准度。充分施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为患者提供线上咨询、互联网复诊等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海军军医大学第壹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将2024年设定为“服务流程精进年”,力争缔造“5A”级就医服务。其中的智慧服务,即围绕患者就医全流程,缔造智慧门诊体验区,构建科普咨询、健康宣教、术前准备、随访跟踪等智慧服务体系,切实让数字化便捷就医走进患者心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和应用,缔造便捷就医典型业务场景,推出多项创新应用,如精准预约、智能预问诊、全市互联互通互认、无感支付、病历随身带等,并实现救护车“上车即入院”、智能语音随访、医疗电子票据、门诊智能分诊、数字人民币支付、 数字孪生 院内导航、中药运送“放心达”、互联网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智能陪诊平台、智慧医疗云胶片、医保电子处方、随申办“互联网医院专区”等功能。

  上海级医院将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提出的“医疗环境更友好、医疗服务显尊重、就诊流程更便捷、医患关系增互信和医院治理促合作”为目标,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的上海级医院医疗服务新模式。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问止中医】  【医疗服务】  【招股书】  【赴港上市】  【IPO】  【医保基金】  【人工智能】  【分别为】  【港交所】  【研发支出】  【蚂蚁集团】  【好大夫】  【支付宝】  【互联网医疗】  【医疗集团】  【中国平安】  【平安集团】  【朱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