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动物园-亡虎- 监管须-补牢-

【动物园】动物园-亡虎- 监管须-补牢-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15 2:25:5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动物园】 【野生动物

  最近,安徽阜阳野生动物园“多只动物非正常去世”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当地通报称,多部门联合成立调查组,对涉野生动物去世一事进行全面调查。

  未取得人工繁殖许可证;违法展示展演、人工繁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存动物长期被关在运输铁笼……从当前曝光的内容来看,涉事动物园可谓劣迹斑斑。尽管后续调查和处置情况尚未公布,但有关人员显然难辞其咎。

  动物园承担着保育野生动物的关键作用,本应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适宜的环境,让其得到妥善的照顾与保护。然而,近年来,动物园管理乱象频繁惹人侧目。北极狐趾甲过长影响行走,有的动物骨瘦如柴、精神状况欠安……动物生存环境恶劣、饮食出现问题等新闻频见报端,引发了公众对民营动物园管理缺位、虐待动物的疑惑。如今,20只东北虎命丧动物园,令人扼腕,也再次敲响了警钟。

  《战国策·楚策四》有云,“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诚然,老虎去世的事实已无从改变,但后续的“补牢”工作仍需各方深入思考。

  第壹要找准“补在哪”。站在公众的视角,既然动物园存在管理过失,那就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并未对野生动物园作出明晰的条文规定,这也是部分野生动物园管理松散的一大原因。可见,想要进一步强化野生动物园的规范管理,推动相关立法工作确有必要。这时,涉事动物园环境不达标、资质缺失,“前科”累累却仍能持续经营。对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哪个在给问题动物园“开绿灯”?相关部门的监察管理又是否在“溜号”?

  其次,还要在“怎么补”上下功夫。务必看到,动物园中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其经营状况心心相印。想要有效提升动物的生活品质,务必激发动物园的市场活力。毕竟营业收入较好的动物园为了守住“摇钱树”,也会尽量善待动物;若是动物园收入与支出失衡、难以为继,对动物们的照料也会大打折扣。当前,有动物园探索“文创+”路径,将园内动物缔造成明星IP,以销售周围衍生品实现创收;还有动物园拓展“文旅+”业务,在园区增设音乐节、舞台剧等演出,拓宽经营品类、缔造嘉年华……这些“出圈”的成功案例,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其它动物园无妨抄一抄“笔记”、学一学经验,认真借鉴一下。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