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余名投资者被坑,涉案金额达2.81亿元!
最近,上海一起影视集资诈骗案宣判,法院判处12人有期徒刑2年至18年不等,并处罚金10万元至240万元不等。
记者从上海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17年下半年至2021年期间,一团伙声称将“拍摄多部极具市场效应的电影项目”,在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情境下,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宣传并承诺回报,进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投资款。
为增加可靠性,涉案公司不仅向投资者展示了多张电影海报,还为一部影片拍摄了3分钟的样片。
《斩毒行动》海报
案发:
我投资的电影没上映
2021年9月30日,一名白姓女士到公安机关报警,称自己在投资电影时遭遇了诈骗。
公安警察了解事情始末后得知,白女士是一名医药行业从业者,在两年前通过珍爱网结识了声称从事文艺传媒行业的汪先生。汪先生温文尔雅、才气横溢,令白女士心动不已,汪先生表示自己与一公司老总正打算进行电影投资拍摄。
汪先生向白女士描绘了自己即将投资的两部禁毒主题动作电影《血战罂花》和《斩毒行动》的前景。他说:“电影势必大卖。我们将邀约知名艺人任某某和安某某担任男女主角,是目前获市场青睐的主旋律题材,将于2021年7月上映。”汪先生邀约白女士一同投资认购,称自己向该公司“以300万元价格认购了12份电影份额,可以帮白女士也申请2份该电影份额”。
白女士信以为真,在2019年9月至12月期间,逐渐向一家名为“签亿”的文化传媒公司转账投资款82万元人民币。然而到了约定电影上映的时间,汪先生已经失去联系,白女士试图去公司要求退还投资款项,却发现该公司早已室迩人遐。
套路:
有海报,有样片,有公司
与白女士有相同经历的还有黄先生、李先生、龚女士等2900余人。他们均在2018年至2021年间被不一样的网恋对象、突然加自己的好友的人员推荐投资该公司的电影。
对方的说辞也各种各样,有的以公司内部人士的口吻透露将邀约出演电视剧《亮剑》的知名演员;有的以资深电影投资人的身份表示,曾投资《西虹市首富》获得十倍以上的分成;有的表示自己也是投资人之一,声称电影肯定挣钱、绝不亏钱,无非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在检察官询问对上述被害人时,发现签亿公司责任人王某某及其多名同伙在公司内形成了一系列套路化的吸引投资模式。“汪先生”等人是王某某设下的诱饵,在无数的“白女士”被吸引投资前后,他们还会邀约投资人到公司实地考察。
公司办公地点在上海青浦区某高档办公楼,有专门的接待人员进行讲解,在公司多处醒目位置摆放电影的宣传海报,给人专业、正式之感。
为避免投资人看穿该公司人员规模问题,公司往往会安排投资者周末参观。为增加可信度,王某某等人拍摄了一部约3分钟的电影样片,更令众多对影视行业了解不深的投资人深信不疑。
《斩毒行动》样片截图
某资深电影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电影投资是很精湛的事情,业外人士投资电影最好要找到影片的实控方进行核对。如果连实控方都不认识或没有沟通渠道,建议不要参与投资。”
依法惩戒:
判处12人有期徒刑
2年至18年不等
根据公安机关的取证调查资料及对相关受害人的询问,检察官经梳理统计得出,截至案发,王某某等人以《血战罂花》《斩毒行动》《中国爷爷》三部电影投资份额名义,合计诈骗2900余名投资人的投资款2.81亿元人民币。其中,涉案金额最高的主犯王某某合计诈骗投资人的投资金额2.76亿元人民币。
承办检察官在确定了该公司资金流水和账目往来后,判定在这一团伙中,王某某作为主犯,起到了团伙管理、人员统筹的作用。随后发现华某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员,他在签亿公司担任财务出纳一职。更关键的是,他负责日常与代理商对账及支付返佣。
在对华某进行屡次提审和询问后,承办检察官了解到另一张网络。华某管理下的钟某等4人是吸纳投资的主要操作人员,那些“白富美”“高富帅”都是他们向外部渠道商、代理商雇佣后假冒的。
在这一运营体系之下,所吸纳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向渠道商、代理商支付高额佣金,部分资金用于日常运营,和被12名犯罪嫌疑人占为己有,真正用于电影制作费用的仅有17%。
检察机关表示,所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和被害人、渠道商、代理商证词直到今天都能够完全吻合。
王某某等人在没有任何资金投入情境下与电影制作方签订电影制作协议,事后以高额返佣形式发展众多渠道商、代理商,以双方商定的返佣比例倒推确定虚增后的电影票房收益份额,再由渠道商、代理商向公众售卖。
渠道商、代理商则以婚恋交友、股票直播等形式吸引投资人流。以隐匿电影真实成本、上溢风险和许诺未来高额收益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大举销售虚增后的电影份额。
根据犯罪进程中非法占有的目的和水平,承办检察官认为王某某等7人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华某等5人则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依法对以上团伙人员提起公诉。2024年5月13日,法院依法判处12人有期徒刑2年至18年不等,并处罚金10万元至240万元不等。
此前,上海警方提示,如果确定要参与影视投资,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可通过各大观影平台App查询验证电影联合出品方身份;二是务必要求检验对方与电影出品方签订的底层协议,同时可向电影出品方核对份额是否允许再次转让;三是警惕影视投资“高回报”话术和“高溢价”陷阱,一定不要仅凭对方宣传、报道、话术盲目参投;四是警惕影视投资协议中标注的回购条款,这不能成为“保本保息”的救命稻草,只是对方博取信任的套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