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下周五见!新-国九条-后首家科创板拟IPO企业上会

【联芸科技】下周五见!新-国九条-后首家科创板拟IPO企业上会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24 20:56:3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联芸科技】 【海康威视】 【科创板】 【国九条】 【IPO

  新“国九条”后,沪市首场IPO审核会花落科创板。

  5月24日晚,上海证交所发布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拟于5月31日审议联芸科技的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这也是新“国九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简称科技企业“16条”)发布后,沪市和科创板的第壹场IPO上市委审核会。

  来源:上海证交所官方网站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持续施展改革“试验田”作用,在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成效,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优先选择地。上海证交所相关人士表示,上海证交所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和科技企业“16条”,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坚持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增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季度实现净收入超千万

  招股书显示,联芸科技建立于2014年,是一家提供数据存储主控芯片、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根据招股书,在独立固态电脑硬盘主控芯片市场,2023年联芸科技固态电脑硬盘主控芯片出货量占比达到22%,全球位列第贰。

  来源:招股书

  财务方面,2021年-2023年,联芸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873.56万元、57309.04万元、103373.62万元;归母净收入4512.39万元、-7916.06万元、5222.96万元;扣非归母净收入分别为309.99万元、-9838.60万元、3105.03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1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74.65%;实现归母净收入1022.03万元、扣非归母净收入为660.33万元人民币,均同比结束亏损实现盈利。

  来源:招股书

  不过,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4372.48万元人民币,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21亿元人民币,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对此,公司称,持续较高的研发投入和收入规模尚未完全释放是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主要因素。据了解,2021年-2023年,联芸科技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26.74%、44.10%和36.73%。2023年末,研发人员数量已超500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83.78%。

  来源:招股书

  另外,联芸科技此次上市拟募资15.2亿元人民币,将用于新一代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等3个项目。

背靠 海康威视

  值得注意的是,联芸科技的股东列表中还出现了“安防龙头” 海康威视 的身影。数据显示, 海康威视 直接持有联芸科技22.43%股份, 海康威视 全资子公司海康科技持有联芸科技14.95%股份。这时, 海康威视 还曾拥有对联芸科技的董事会层面的一票否决权。

  5月23日,上海证交所披露了联芸科技IPO第贰轮审核问询函回复,重点问询了公司关联交易占比高、突击入股,媒体疑问的相关方面。

  其中,对于 海康威视 的一票否决权,发行人、保荐机构回复称, 海康威视 设置、变更权利主体及终止一票否决权具有正确的商业背景,符合投资行业的传统,其实不是意图借此对发行人实施控制;实控人方小玲行使控制权未受到限制,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最近两年未发生变更。发行人相关股东、董事不存在其它未披露的特殊权利或替代性利益安排。

持续提高

科创板申报企业“硬科技”含量

  今年4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科技企业“16条”,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维度提出了各项举措,增进科技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在上市融资方面,科技企业“16条”明确,要落实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各项制度安排,以发行监管转型带动系统监管转型。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施展发行监管条线合力,持续提升审核效率和透明度,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公司的融资需求。要优化科技型公司上市融资环境。支持科技型公司依法依规境外上市,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公司境外上市融资发展。

  4月末,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配套业务规则。其中,股票上市规则、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业务规则,明确强化严把市场入口关,提高各板块上市财务条件,进一步明确板块定位要求,强化财务可靠性审核。

  目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公布了新更改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更改后的引导适度提高了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数量及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要求,旨在引导科创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增进申报企业质量进一步提高。业内人士认为,更改后的引导强化了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成果及成长性的关键指标,将进一步提高科创板申报企业的“硬科技”含量,引导科创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投资者】  【市值管理】  【金融界】  【福立旺】  【科创板】  【回购股份】  【人民币】  【集泰股份】  【海康威视】  【发行人】  【华理生物】  【民生证券】  【现场检查】  【研发费用】  【IPO】  【上海莱士】  【海尔生物】  【吸收合并】  【海尔集团】  【A吸A】  【世纪金光】  【碳化硅】  【破产清算】  【《科创板日报》】  【中钢矿院】  【中钢集团】  【债务重组】  【控股股东】  【2024】  【上市公司】  【广钢气体】  【证监会】  【必贝特】  【审计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  【中央企业】  【泰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