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沪上两大头部券商有合并可能?公司最新回应来了!业内人士 - 两家-联姻-目前难点颇多

【海通证券】沪上两大头部券商有合并可能?公司最新回应来了!业内人士 - 两家-联姻-目前难点颇多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27 19:38:2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海通证券】 【国泰君安】 【头部券商】 【业内人士

  昨日以来,一则关于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合并猜想”的报道开始在市场上发酵。从盘面上来看,今天两家券商罕见的领涨A股券商板块。

  记者今日致电 国泰君安 ,对方表示,其实相关传言已经流传多时,可能反应了大家的愿望,但就此传言,目前没有需要披露的信息。另外, 海通证券 方面也向记者表示,相关信息请以公告为准。

  今天就两家头部券商联姻的存在性,记者在行业内也进行了一番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两家券商的合并虽存在一定预期,但当前面临着很多现实难点。“相信还是一个研判过程,落地不会会这么快”,有业内人士表示。

  两大头部券商“合并猜想”发酵?

  券商合并又有“新故事”。目前,一则关于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合并猜想”的报道开始在市场上发酵。不过,关于 海通证券国泰君安 存在合并预期已不是第壹次在市场上流传。近期有机构发布研报就指出,同一国资体系旗下的券商发生合并的存在性更高,而当前上海国资委旗下有 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鑫股份 等许多家上市券商。

  这轮券商并购潮之下,有关券商之间存在合并可能的传言雨后春笋,例如,从去年以来, 国泰君安 的传言合并对象就曾有华鑫证券、 华泰证券 等许多家券商,但均没有下文。

  就上述报道,记者今日以投资者身份致电 国泰君安 。对方表示,其实相关传言已经流传了一两年,可能反映了大家的愿望,如果有类似的资本运作需要信息披露,公司会第壹时间披露,请以公司公告为准。不过,就最近的相关传言,目前没有相关需要披露的东西。

  另外,今日记者也致电 海通证券 。对方向记者指出,目前公司还没有相关的计划,请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

  尽管上述关于两家券商合并的“猜想”还远未坐实,但今天还是在市场上引发了一定“预期”。

  在今天早盘券商板块整体表现比较疲弱的环境下,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股票价格表现强势。

  截直到今天日收盘,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分别上涨3.38%、2.96%,继续保持A股券商板块的前两位。此前,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A股的表现总体较为平淡,像今天这样联手领跑板块的情形其实不多见。

  业内人士:不会会这么快落地

  从当前的政策导向来看,做大做强头部券商的目标已经较为明确,3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第壹步,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第贰步,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有分析认为,目前距离2035年的目标,还有十年左右时间,行业内的头部券商有跻身这“2~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的目标也属正常。

  就两家头部券商联姻的存在性,一位接近 海通证券 的分析人士认为,两家头部券商合并的传言已经流传多时,可是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值得研究:

  “首先,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的并购,关键点不在于 国泰君安 君自身,而是上海国资委的动力有多大。其次,如果合并,程序比 中信证券 之前并购广州证券等境内券商要麻烦得多,一个关键点是涉及海通退市的问题,另外一个关键点是 国泰君安 境外的业务还没有私有化,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便并购了海通也做不大国际业务,离‘世界一流投行’差距仍然较大。另外,现任上海国资委主任虽然曾在 国泰君安 任职,可是是否要敢为第壹并购案例还要再观望,稳妥的形式应该是等行业内其它头部券商,好比汇金旗下的银河证券和 中金公司 的并购案例成功后再做试验。第四点,很关键的是,从当前的券商业务环境来看,并购或许难以形成1+1>2的效应。因此,相信还是一个研判过程,落地不会会这么快。”

  某资深非银分析师在交流中向记者坦言,目前来看,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之间的合并存在难度,总结起来,可以有以下几方面判断:

  1、 海通证券国泰君安 已经缺乏不同化,两家又都是头部券商,除非上海国资委想搞大事情,不然没必要(合并);

  2、 海通证券 刚搬新家不久,领导者也是这两年刚换的,没必要大动干戈;

  3、 国泰君安 和上海证券过往曲折的经历,说明上海这几家券商之间整合起来的确存在难度;

  4、上海国资目前对行业的态度也有待观察。民生证券这么好的资源,都是其它地区的国资在争夺,上海国资委没有参与,可见一斑。

  在他看来,两家券商内部关系比较复杂,除非有强有力的人来领导整合。“但如果一家公司出了大问题,或有其它更强的动因,那就肯定要合并了。”他指出。

  上海国资体系券商多年未有同业并购

  不过,在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猜想”可能不完全是事出有因。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政策导向要求做大做头部券商,合并肯定是一条必由之路。既然要合并,那么同一体系下的券商就会比较简单。

  中部地区某券商相关部门责任人则向记者表示,上述两家券商的合并“猜想”存在可能性,“上海向来比较敢干,如果上海带个头做大券商,也是符合政策导向的。”

  回顾近30年的时间,券商行业整体经历了四轮并购潮:一、1995-2002年:“分业经营”并购潮;二、2004-2006年:“综合治理”并购潮;三、2008-20十年:“一参一控”并购潮;四、2012直到今天:“市场化”并购潮。

  在“综合治理”并购潮期间, 海通证券 曾收购原甘肃证券和兴安证券经纪业务资产。 东方证券 也曾收购原北方证券证券类资产和旗下营业部。到了2014年, 国泰君安 曾作价35.71亿元人民币,受让上海国际集团所持有的上海证券51%股权,成为上海证券的控股股东。

  值得强调的是,就尔后 国泰君安 又选择放弃上海证券控股权,接近上海证券的一位人士曾向记者表示, 国泰君安 放弃上海证券的控制权,一是因为同业竞争的问题难以解决,另一方面也是和上海国资不愿失去上海证券这样一块券商牌照有关,是综合原因引发的。

  从公开信息来看,自从 国泰君安 收购上海证券51%股权后,上海国资旗下的券商就鲜有同业之间的资本运作。

  假如未来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之间真有整合的可能,那无疑将对行业格局发生较大的影响。在2021年证券行业业绩高峰期,两家公司净收入合计278.4亿元人民币,超过位列第壹的 中信证券 的231亿元人民币。

  据Choice数据,以2023年的净资本、净资产、营业部数量等重要标志来看,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的合计值都超过了 中信证券 ,其中净资本、营业部数量数据为大幅超越;营业收入等其它重要标志的合计值则与 中信证券 接近。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国泰君安】  【海通证券】  【2024】  【同比增长】  【仿制药】  【一致性】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业内人士】  【可能性】  【券商股】  【华鑫股份】  【招商证券】  【李中民】  【金丹科技】  【离婚式减持】  【香港交易所】  【吸收合并】  【终止上市】  【600837】  【投资者】  【上市公司】  【募集配套资金】  【海通期货】  【证监会】  【上海国际集团】  【董事长】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