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中国清洁能源如何朝外走?专家 - 下一步应聚焦打造软实力

【清洁能源】中国清洁能源如何朝外走?专家 - 下一步应聚焦打造软实力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5-28 14:32:52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清洁能源

  全球新能源竞争进入到了“阵地战阶段”,粗放的价钱追逐已经无法在当下占领更大市场,怎样在固有阵地之外,利用创新技术和良性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才是当下中国企业需要深思的课题。

  在第十四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的清洁能源国际合作圆桌会议上,海外政府代表、学术专家及中国企业家代表都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2023年,中国 太阳能 发电量已经与2022年全球 太阳能 发电量的水平持平,风电则占到全球风电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电池占到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这让全球都瞩目于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

  尽管近来西方社会频繁以产能过剩一说来打压中国制造业发展,但新能源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方向,且作为中国的优势产业,仍旧是中资企业扎根本土,触及海外的关键领域,也是海外国家十分期待从中国“取经”、“招生”的前沿技术。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的副院长杨雷对此肯定道,全球的能源转型正处于加速阶段,需求巨大。但新能源产业也存在许多挑战,不过随着清洁能源的成本快速降低,这其实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软实力及不同化

  杨雷指出,中国企业在清洁能源产业上硬实力较强,但软实力仍有待加强,好比制定国际规则的能力。这让中国企业在与如欧盟之类的市场对接是麻烦不断,也让中国在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方面话语权较弱。

  他强调,中国企业清洁能源走出去一方面应加强对海外投资,另一方面应建立协调机制,以避免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后果。同时,中国企业在践行“ 一带一路 ”倡议之外,也不能放弃欧美市场。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则提出中亚市场的潜力,但明确中亚清洁能源市场存在着融资难、基础设施不足且处于老化阶段,和监管方面的局限性。对我国企业来说很关键的一点是建立本土化生产,搭配资本和技术的双重优势抢占中亚市场。

  从 太阳能 出口来看,中国仍然是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主导者,其占到全球出口的80%,其中欧盟是顶尖的出口目的地,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等中亚国家则正在强势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杨雷指出,中国国内2023年国内清洁能源装机量超过2亿千瓦,但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仅不到200万千瓦。

  这意味着海外市场的机会巨大,也鼓励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子,但这其实不意味着谁都能在这个市场风生水起。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公司责任人方言强调,残酷竞争下,中企只有具备充分资金流、健康商业模式、全球性的优质产能和全球化渠道这四个基本条件才能存活下来,并显现出强者越强的态势。

   比亚迪 海外 储能 业务总经理郭彬也指出,全球( 储能 )已经过了粗放发展的初始阶段,而是进入到重视创新、供应链可靠性等较为后期的不同化竞争阶段。企业只能在深化合作甚至内部发展中找到进一步改善的机会。

  这意味着,想要在已经有的优势上进一步打开全球市场,中 国新能源 企业除了提高自身的不同化能力,努力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做到难以取代,还需要抱团取暖,发展良性合作模式,共同缔造出属于中国清洁能源的“金字招牌”。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  【汽车产量】  【日发精机】  【产能释放】  【业绩补偿】  【2024】  【中国证监会】  【天合光能】  【永福股份】  【ESG】  【中国企业】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  【网络攻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住宅项目】  【充电设施】  【中心城区】  【汽车芯片】  【华润微电子】  【重庆芯】  【重庆造】  【固态电池】  【南都电源】  【产业化】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