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上海的七旬老人,接到“湖南警方”的调查电话,不过这次,“警方”没有要求她将钱款汇到“安全账户”,而是让老人把全部积蓄汇入她自己的另外一个银行账户中。然而,一波操作下来,老人的68万元 养老金 仍险些被坑。到底咋回事?
5月17日下午,上海公安局闵行分局接到 建设银行 龙茗路支行职员反映,称有一名顾客疑似遭遇诈骗。
警察现场了解到,5月16日,74岁的王老太在银行手机App网络商城买了1120克实物黄金,价值约合人民币68万元人民币,收货地址为广东某地。因交易金额巨大且为异地收货,次日上午,银行职员电话联络王老太核对情况。
接到电话的王老太,起初表示蒙在鼓里,可挂断电话后不久,又主动回拨银行职员称是自己购买的。前后矛盾的说法引起职员警觉。
警察到场确认“收货人是哪个”“谁买了黄金”等关键性问题时,王老太始终神色紧张、语焉不详。据此,警察判断老人很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便要求银行暂停该笔寄递业务,并通知家属和老人一起到派出所核对情况。
经过办案机关调查了解,今年3月中旬,王老太接到号称是“湖南警方”的人打来的Facetime通话,称她涉嫌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还发来了有王老太相片和身份信息的“通缉令”。对方表示由于“案情重大”,且牵涉到银行和公安机关内部人员,要求老太太“不能声张”,更不准告诉银行和公安机关“实情”,不然“专案组将直飞上海将她缉拿回湖南审讯”。
受到惊吓的王老太,一时没了主见。之后,她根据对方的要求,买了一台新手机并安置了一个银行App。随后,诈骗分子以“调查”为由,让她将存款全部集中到我的另外一个银行账户中。
由于是转进我账户,王老太并未起疑。其间,她还根据对方要求,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都给了对方。诈骗分子获得相关授权后,以王老太的身份在银行网络商城购买黄金并寄递。幸好被银行职员拦截,避免了损失。
上海警方表示,这是近期出现的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新手法。防范此类诈骗的关键就是不要进行任何转账操作,不要提供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共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4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4100余名。 本站记者邬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