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细化了今明两年节能降碳量化目标,有益于打好“十四五”节能降碳工作“收官战”,增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是我国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绿色低碳发展也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方案》提出了“十四五”后两年的节能降碳目标任务,以提升节能降碳能力和水平为起点,以发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为落脚点,有益于扭转以往的粗放增长方式,有益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方案》关键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来增进能源供给结构的转变,《方案》提出,2024年、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20%左右,推动清洁能源消费提升。为了实现目标,《方案》提出了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
这一行动要求供需两侧同时推进,并打通中间环节,实现良性循环。《方案》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这是在供给端发力。同时,也要求消费端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目前看,关键是当前以往的电力设施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因此,要通过系统化的改革,尽快通顺循环,包含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加快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 新能源 承载力。积极发展 抽水蓄能 、新型 储能 。大力发展微电网、 虚拟电厂 、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等。
《方案》还部署交通运输的绿色改造,要求提升车站、铁路、机场等用能电气化水平,强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取消各地 新能源 汽车购买限制,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推广 新能源 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可以看出,政府希望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推动非化石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以实现节能降碳目标。
节能降碳行动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方案》部署了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十大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完善节能降碳机制,强化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牵引,推动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这个利用节能降碳行动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也是实现落伍产能出清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够增进相关行业投资于先进技术与装备,提升生产效率、拉动投资消费。
当前,我国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仍有超过10%的产能能效低于基准水平,落伍产能迟迟无法出清,造成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上游工业领域存在先进产能与产品供给不足,而落伍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方案》对多个行业的产量和结构提出了调控目标,好比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产能做出了严格规定,对有色金属项目、建材项目等准入提出更高要求,对十大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提出明确的目标,并鼓励科技创新与先进技术的应用。
《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尤其是在增强非化石能源投资与消费,增进产业升级与落伍产能出清等方面,非常有针对性和及时性。这时,《方案》并没有对具体行业制定强制性的数量指标,避免“一管就死”与合成谬误,更加务实也更加系统有力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