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没有终点的挑战赛——读-自动驾驶之争-

【合资企业】没有终点的挑战赛——读-自动驾驶之争-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6-3 0:39:31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合资企业】 【自动驾驶】 【挑战赛】 【《自动驾驶之争》

  自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了第壹辆现代意义上的汽车以来,汽车设计和功能主要围绕人类驾驶员的切实需求进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完全推翻了这种生态,也拉开汽车设计全新时代的帷幕。

  如今,随着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赛道日趋拥挤。自动驾驶技术是怎样孕育并一路成长直到今天的?自动驾驶趋势观察家亚历克斯·戴维斯的《自动驾驶之争》一书,从史上首个自动驾驶汽车长距离竞赛DARPA大挑战赛写起,以戏剧性的故事讲述了自动驾驶生态的发展脉络,全景展现了谷歌、优步等科技巨头的角逐。

  从20世纪初的概念萌芽,到21世纪初的技术突破,再到当下的商业化竞争,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做好重塑人类出行方式的准备,入局者正无尽头地为这项技术激情碰撞。

  创新的火种:技术角逐

  故事从美国国防顶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始。2001年,美国当时担任总统比尔·克林顿签署《2001年弗洛伊德·斯彭斯国家国防授权法案》,其中的第220条特别提到武装军队要致力于实现 无人驾驶 和远程操控技术,以此降低士兵的去世率。

  彼时人们意识到,制造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机器拥有人类的三种功能:操作控制装置的手和脚、感知周围环境的感官和将数据转化为决策的大脑。但在当时,这些技术都还不够成熟。

  作者比喻称:“对于所有能识别出北极星的水手而言,确定纬度是容易的,可是确定经度却不是17世纪的人们能做到的事,因为这需要对时间有精确的了解。”

  当时作为DARPA局长的特瑟决定面向社会发起一场全自动驾驶汽车的竞赛,称为“DARPA大挑战赛”。

  2004年3月13日,大挑战赛在万众期待中开始,这是史上第壹场 无人驾驶 的车赛。竞赛的结果却是无人加冕,甚至没有一辆车坚持跑到终点。稍微顺畅一些的是惠特克研发的沙暴车。惠特克是卡内基梅隆大学 机器人 研究所教授,被认为是场地 机器人 之父。他的沙暴车也仅仅行驶了12千米,相当于赛程的百分之五。

  一位名叫莱万多夫斯基的研究生在这一届竞赛中虽然惨败,但他仍然是全场的焦点之一。当所有参赛选手都在研究四轮车的时候,他却运行着一辆自动驾驶摩托车。

  这让莱万多夫斯基知名度大涨,也为他之后与自动驾驶相伴的人生埋下种子。DARPA大挑战赛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也成为一把火种。

  尔后,DARPA举办了三次的大挑战赛吸引了许多有远见之士。这些拥有远大理想的年轻挑战者们很快就踏足硅谷,开启一场缔造全新驾驶方式的冒险。

  商业化探索起步

  很快,这一探索吸引到了福特等汽车制造商。但随着道路测试的进行,人们发现,这个挑战比预期的更为严峻,因为每一块空间、每一个功能都需要重新设计。

  “ 无人驾驶 技术存在的一些基本的制约,阻碍了其商业化的道路。这些汽车需要由 激光雷达 扫描生成极其详细的地图,需要精确到厘米级来阐述无人车周围的环境。”作者写道:“即便是谷歌也无法在全美国做到这一点,更不用说在全世界做到了,而且高清地图务必不断更新,包含不断建设和变化的车道线和建筑区域。另外,驾驶习惯、规则也因地而异。”

  当人们为这项技术不停碰撞时,他们也意识到,技术不能只停留在赛场,它务必要进入商业世界,这样才有机会被量产,并且最大水平施展使用价值。

  技术的发展需要商业投资的支持,而商业战略又依赖技术进步。本书展现的正因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过几届大挑战赛的渲染, 无人驾驶 的知名度大增。可是起初真正意识到这个技术可能改变世界的人大部分都聚焦在硅谷。

  谷歌是率先入局者,联合开创人拉里·佩奇想让由计算机控制的汽车行驶在由自己公司绘制地图的街道上。谷歌还招揽了大挑战赛中明星自动驾驶摩托车的开发者莱万多夫斯基。谷歌不断摸索 无人驾驶 汽车商用的存在性,尝试与高速公路运营商合作,也尝试了与老牌汽车制造厂商合作,但都碰壁了。

  这时,网约车商业模式的出现,为 无人驾驶 技术引出了一条惊喜的商业化之路。

  2009年,想要穿过方圆127平方千米的旧金山市只有几个基本的决策。如果人们有一辆车,他们可以开车,也可选择步行,还可以依赖饱受延误困惑、过度拥挤的城市公交和有轨电车网络。这让加勒特·坎普非常沮丧,他最终依赖黑车漫游城市。于是他发生了一个想法,而这个想法在日后促进了一个新的行业。

  本书这样描述这种想法:“坎普认为,假如你可以用手机约一辆车,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想要,无须打电话给司机,直到你找到适当的司机,而整个服务过程是免费的。这将是非常棒的,或,用他想到的德语来说‘Uber(优步)’。”

  对于谷歌而言,优步的出现使他们不用再试图制造一些有限的高速公路运营系统,也不用再与目光短浅的汽车商合作了。

  而优步方面也很快意识到, 无人驾驶 就是网约车的未来,并且很快找到了当时在 无人驾驶 方面可靠的谷歌。双方一拍即合。

  漫长的落地之路

  然而,蜜月期终有结束之时,这也是自动驾驶这场江湖纷争扣人心弦之处,争论成为技术进步的催化剂。

  谷歌其实不甘心仅仅当一个技术方案提供者,他密谋了自己的 无人驾驶 网约车业务Waymo,优步和谷歌从合作伙伴一夜之间变成竞争对手。优步也开始着手自研 无人驾驶 技术,并且从谷歌“挖角”天才少年莱万多夫斯基。由此,一场优步和谷歌间以莱万多夫斯基为主角的“商业欺诈”诉讼争议拉开序幕。

  最终,这场震惊业界的诉讼以优步向原告出让价值2.45亿美元的股权达成和解。但时直到今天日,其造成的思考仍然延续:在这一高风险的竞技场上,谁将掌握主导权;由自动驾驶主导的世界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言意味着什么。

  如今,甭管是传统汽车厂商还是高科技企业正在让自动驾驶渗透抵家用车市场,并致力于实现更顶级别的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 技术炙手可热,创业公司如漫山遍野般涌现,业者也开始思考,如何让技术率领产业跃迁式增长。

  由20年前那场大挑战赛发端的智能驾驶探索如今已经形成数条路径,一些车企自研或通过与技术公司组建合资公司等方式加入竞争,一些公司则单纯饰演供货商的角色。

  作者认为,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是人们所能期望的令人兴奋的技术奇迹,可是作为一种工具,成功不是由它让多少司机离开道路来衡量,而是由改善了多少人的生活来衡量。“2004年大挑战赛不完美的结束,只是一个更大的竞赛的开始,还没有人到达终点线,也木有人知道终点到底在哪里。但他们正朝它冲去,总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些人终会到达。”作者写道。

  而这些,正是自动驾驶精彩纷呈的江湖。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英伟达】  【黄仁勋】  【自动驾驶汽车】  【CEO】  【私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