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收盘, 长春高新 股票价格重回105元以上,为107.08元/股,上涨1.72%。曾经的白马股 长春高新 ,股票价格已经不足最高峰时的两成。面临主力产品被集采等原因, 长春高新 的收益增速已经连年下跌。
股票价格不足高位两成
此前数个交易日, 长春高新 经历股票价格跳水,5月30日收盘时跌超6%。相较于2021年5月超过520元/股的高位, 长春高新 如今股票价格不足彼时两成。与之随同的是,很多机构在逐渐减持 长春高新 ,仅今年第壹季度,就有超过90只重仓基金减持,更有58只基金不再重仓持有。
股票价格下跌的具体原因尚不可知,但前一个交易日的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对 长春高新 的提问有些“密集”,当天投资人的问题足足有100个,涉及公司PE(PE)、集采及在研产品线等多个方面,但 长春高新 的多个回答都略显“官方”,简单以“公司努力推进相关工作”“具体请参见前期相关公告”等作答。有投资者提问,作为一家医药公司,PE值全市场最低,公司对董秘在引进大基金方面有无考核机制等, 长春高新 回答称“公司积极关注股票价格、PE等变化情况,并在合法合规范围内努力推进相关工作,详细情况可关注公司投资者交流纪要等内容”。
消息层面上,有传言称 长春高新 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公司股票有被ST的危险。据 长春高新 2023年年报,公司账龄超过三年的重要其它应收款主要为应收 长春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8.75亿元人民币, 长春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款项为子公司 长春高新 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房地产公司)根据中标的“ 长春高新 区康达地块旧城改造翻新开发项目”所约定的前期土地拆迁款。
根据长棚危保指【2011】2号《 长春市 重点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指挥组会议纪要》,“地块的征收与补偿工作,由城区政府负责,中标的开发企业根据补偿标准提供补偿资金。”该款项务必经政府拆迁办直接支付。该中标合同同时约定,在土地整理及挂牌交易后政府返还该笔款项。根据政府文件要求,房地产公司作为康达项目唯一中标单位,有义务配合城区政府及时完成该项目的征收工作,根据文件要求提供征收补偿资金,待土地挂牌出让后返还房地产公司。
5月31日,新京报就此向 长春高新 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未获对方回应。对于公司应收 长春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其它应收款事宜, 长春高新 相关责任人曾表示,不属于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景,相关款项不存在坏账风险,更不存在所谓被ST的危险。
主力产品被集采
长春高新 主要业务为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辅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业务板块覆盖基因工程、 生物疫苗 、抗体药物、高端化药、现代中药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从业绩基本面来看, 长春高新 保持了业绩连续增长,净收入规模也从2018年的10亿元上涨到2023年的45.32亿元人民币。不过,公司近年来净收入增速逐年放缓,从2019年-2020年最高超过70%的净收入增速,逐步放缓至10%左右,2023年的净收入增速已经低于两位数,成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作为国内生长激素赛道的代表性公司, 长春高新 一度风光无两,子公司金赛药业主要从事基因工程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少数拥有粉针剂、水针剂、长效水针剂三代生长激素产品的企业,截至2023年底,其生长激素系列药品获批的适应症达12项,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2023年,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10.84亿元人民币,净收入为45.14亿元人民币,这也就意味着,金赛药业为 长春高新 贡献了超过99%的净收入,生长激素产品对于 长春高新 的重要性不问可知。
生长激素产品也在集采之列。2022年初, 广东省 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多款重组人生长激素产品在列,涉及企业便包含金赛药业。此次参与采购的主体为联盟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可自愿参加。联盟地区包含广东、山西、江西、河南、广西、海南。
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在使用前需要溶解,水针则可直接注射,价格也比粉针高出很多。在上述集采文件中,粉针与水针同组竞价,这意味着,水针只有以更大的价钱降幅,才能与粉针在集采报价上一较高下。最终,金赛药业“紧盯”粉针剂,弃标水针剂。到2023年底,前期涉及生长激素集采的广东、福建、河北等省份相关政策已逐渐落地实施, 长春高新 相关剂型产品还参与并中标了浙江公立医疗机构第四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有分析指出,个别地区集采对 长春高新 影响有限,但随着集采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中标产品价格降低,才是影响真正开始的时候。
对于生长激素产品集采对公司的影响, 长春高新 亦无回应。
“生长激素滥用”频被点名
在一定水平上,生长激素系列产品“成就”了 长春高新 ,不过,生长激素滥用现象频现。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生长激素滥用一事被媒体透露十余次。
近期,“6岁孩子打激素长高后频繁生病”的报道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一名6岁的小孩身高只有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属于“矮小”范围,于是到医院接受了长达1年的生长激素注射,1年内长高了11厘米,成效特别明显。可是,家长反映孩子各方面表现和反应都不好,很多情况在打激素前从未有过,如我们时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早晚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症状。停止注射生长激素后,孩子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正常。该报道还指出,国内有数十名孩子在注射过生长激素后出现了相似的表现。
2021年8月4日,新华社发表题为《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一文,直指国内市场上的“生长激素滥用”问题,利用家长为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将生长激素吹牛成“增高神药”,相关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文章虽未点名,但其中提及“国内一家生长激素龙头企业年收入连年增长。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间,其年收入增长了4倍多,收入90%以上都来自生长激素相关产品”。资本市场“对号入座”,直接与 长春高新 挂钩,因其生长激素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受此报道影响, 长春高新 次日便跌停,总市值蒸发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包含央视在内的多家媒体也曾报道,很多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的医师,将生长激素当“增高神药”,开给渴望增高的青少年。
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天成之前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在孩子青春期前、骨骺愈合前,使用生长激素的确可以增进孩子长高,费用相对昂贵,且生长激素有其适应症,只有病理性的矮小才能够使用生长激素,如果用于刻意增高,尽管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容易引发生长激素的商业炒作,扰乱整体医疗、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