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记者徐兵
在资本市场上,投行市场正感受着空前绝后的严寒。IPO市场的萎缩,不仅让投行的投行业务收入大幅缩水,更让与之捆绑的跟投业务陷入了空前绝后的困境。曾经风光无限的券商,如今却不得不面对账面上的浮亏,就像手中的票券,已不再散发往日的香气。
据wind统计,截至5月底,26家在科创板IPO项目跟投限售期内的券商中,16家的账面浮亏,合计浮亏总额高达11.14亿元;10家浮盈券商,合计浮盈总额仅为4.6亿元人民币。
这一对照,足以让人感受到投行市场寒气逼人的现实。尤其是那些头部券商,原本在投行领域占据优势,如今却成了浮亏的“重灾区”, 海通证券 、 中信建投 、 中信证券 等名字赫然在列。
市场紧缩的态势,让券商们的处境火上浇油。今年以来,IPO上市企业数量锐减,券商的保荐承销收入骤降81%,不足去年同期的两成。就连头部券商也无法幸免,华泰联合证券、 中信证券 、 招商证券 虽位列前三,但也只能勉强维持。
相比之下,一些中小券商如开源证券、 浙商证券 ,在保荐承销收入其实不突出的情景下,跟投投资收益却显得更为稳健,这也反映出市场环境对不同规模券商的不同化影响。
在这股寒流中,也有一些券商试图寻找前途。他们或是优化管理,或是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增长点。并购市场、企业客户综合服务、港股IPO等境外融资市场,虽不足以填补IPO收入下滑的缺口,但已成为券商们蹈厉奋发的方向。尤其是港股IPO市场,正逐渐成为券商们眼中的“香饽饽”。
政策的风向,也为市场造成了一丝暖意。近期,监管层对于科技企业的支援力度加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政策引导的关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更大力度地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联芸科技的成功过会,便是政策春风下的第壹朵绽放的花朵,预示着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型公司的青睐与支持。
在这个布满挑战的时刻,投行市场虽感寒意,但也不乏希望的曙光。券商们正积极应对,寻找突破口,而政策的引导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或许就在这一片冰封之中,孕育着春季的到来。
那些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提高服务品质的券商,将更有可能在将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那些固守旧有模式,无法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券商,则可能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对于投行而言,变革与创新才是抵御市场寒意的最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