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微评-市场打假不能只靠网红 执法也要跟得上

【市场监管】微评-市场打假不能只靠网红 执法也要跟得上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6-6 14:48:0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市场监管】 【消费者】 【市场监管部门

  最近,网红“B太”发布视频称长沙夜市的商家存在“阴阳秤”、“低标高结”行为。一位水果捞摊贩老板声称“18元一千克”,结算时,重量740g的水果本该收费26.64元,老板却要收其32元。等再一次称重时,老板才将单价更改为每公斤36元。视频发布后,很快引发关注并上了热搜。事发后,长沙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职员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核对中,假如存在违规行为肯定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不止是“B太”,连日来,打假主播“铁拳”在芜湖打假黄金事件也持续受到网友关注,据当地最新通报显示,约31克的黄金,店内称重仅不足16克,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查核对,涉案黄金店使用加装芯片改造破坏其准确度的计量器具从事贵金属回收贸易结算;在收购贵金属经营活动中未保证商品量的量值准确。目前已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理告知书、拟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告知书,根据有关规定拟合并顶格处以罚款22000元;拟将该店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

  为啥打假要靠“网红”?在网红打假屡次被证实商家确有违规行为后,网友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惑。究其原因,网红打假成功概率高证明市场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的确存在,同时也折射出市场监管职能部门在管理中还存在不足。

  面对网红打假,市场监管职能部门应该放平心理状态,积极应对。从根本上说,网红也是一名普通消费者,打假行为属于消费者行使监督权的表现,从规范市场行为角度而言,与政府监管职能部门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是在操作中可能发生不恰当的维护权益方式,使得其取证的合法性遭到疑问。

  因此,市场监管职能部门无妨与打假主播形成合力,将网红打假的热度转化为加强市场监管、主动出击的动力,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执法过程和处理结果,让消费者看到执法部门查处决心的同时,也对不良商家起到震慑作用。不过,要想不被“网红”打假,更关键的是要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制度化、日常化的监察管理工作,在抽查和巡检中多留个心眼,多留意细节,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面对消费者的维护权益投诉,执法不仅要跟的上,更要严查、细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外,网红打假虽然能为市场监管职能部门提供线索。但对其打假行为的监察管理也不能缺位,不能让获取“流量密码”成为打假的目的,更要杜绝“垂钓式”打假、利用打假进行敲诈等行为的出现。总之,做好常态化、长效化的监察管理,让网红无假可打,才是消费者希望看到的市场环境。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消费者】  【奢侈品】  【2024】  【大数据】  【京东超市】  【波司登】  【羽绒服】  【樊继波】  【冰勃朗】  【科技狠活】  【老铺黄金】  【周大福】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