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氟化工 产业链消息频出,市场关注度攀升,头部公司 永和股份 (605020.SH)“资产负债率攀升”、“主要业务前景”等诸多问题引起更多投资人的关注,在今日上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频繁疑问。
面对投资人的“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超60%”、“短时间和长期借款同比大幅攀升”等疑问,公司财务总监姜根法表示,负债增加主要是项目建设造成,为控制风险,管理层已经采取多项措施,包含:设立负债考核指标、暂缓部分大型项目建设、通过定增补充流动资金等。
财务数据显示,截直到今天年一季度末, 永和股份 资产负债率为61.55%,远超 三美股份 (603379.SH)、 巨化股份 (600160.SH)和 中欣氟材 (002915.SZ)等可比公司。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公司2021年上市后大举扩张产能。核心项目“邵武永和新型环保制冷剂及含氟聚合物等 氟化工 生产基地项目”(下称邵武永和)总投资额高达19亿元人民币,公司以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形式推动其建设,到2023年末,项目进度达到80%以上,进入集中投入生产期。
另一端, 永和股份 快马加鞭启动“包头永和 新材料 有限公司 新能源 材料产业园项目”(下称包头永和),项目总投资额近55亿元人民币,为募集资金,公司于2023年推出35亿元的定增项目,但进展其实不顺畅,历经屡次更改后,定增方案缩水至17.36亿元人民币,直到今天尚未获批,截至2023年末,包头永和项目依靠公司自筹资金运转,项目进度不到5%。
频繁的融资动作引发了一点疑问声音。会上,有投资者提出疑问,“邵武永和项目迟迟未对公司效益发生明显贡献的起因是啥?”对此,董秘程文霞表示,邵武永和采用了部分新工艺和设备,前期调试时间较长,进入集中投入生产期后,产能爬坡需要时间,另外,2023年行业景气度较低也对项目发生不利影响。她同时强调,目前邵武永和的生产经营情况已逐步好转,但并未透露项目何时开始盈利。
好消息是,今年以来,随着去年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制冷剂行业终于迎来一轮“价涨量增”的行情,推动行业公司一季度业绩回暖。今年Q1, 永和股份 实现归母净收入约37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8%,但距离2021和2022年一季度盈利仍有明显差距。
其实,此轮回暖 氟化工 产业链各环节的表现其实不均衡,一定水平上影响了全产业链布局的 永和股份 。
今年以来,产业链上游萤石因供给受限,价格持续在高位坚挺,使得 永和股份 等下游厂商面临一定成本压力。反观公司重点布局的中下游环节中,除制冷剂景气度明显提升外,核心业务含氟高分子材料(包含PVDF、PTFE等)及氢氟酸等都处于低谷期,由于下游需求不振,其盈利不断被上游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