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降温。有“小非农”之称的ADP就业报告显示,美国5月就业人数增加15.2万人,为三个月来最低水平,大幅低于预期的17.5万人。另外,美国劳工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4月职位空缺数录得805.9万,降至三年多来的最低水平,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837万。如何解读美国就业市场数据,反映了怎样的 势头?美联储将如何考量劳动力市场情况?我们来连线 中国银行 研究院顶级研究员王有鑫。
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王有鑫:从最新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和岗位空缺等数据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企业的就业需求在减少,美国经济正面临一定的增长不确定性。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动能的减弱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更加担忧,造成就业需求减少。另一方面,随着降息时点不断延后,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延续和高利率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削弱了企业盈利能力,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影响。
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视角来看,就业数据是其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劳动力市场降温也预示着美国消费市场后续可能发生相应的连锁反应。就业市场的强劲表现是支撑美国私人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者薪资增长可能回落,从而削弱对私人消费的支撑,这将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从这一角度来审视,可能会提升美联储降息的机率。
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时机、节奏和幅度,将综合考虑就业、通胀、经济及PMI等指标的变化。然而,目前来看,就业市场的降温迹象反映了美国经济面临的增长压力或动能减弱,这为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依据。
美国经济是否已实现“软着陆”
自5月以来,从消费放缓到制造业活动走弱,再到劳动力市场降温,美国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均显示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同时,美联储降息时机的决策也出现了更多不确定性。 如何看待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否已实现“软着陆”?通胀放缓趋势是否乐观?有哪些潜在风险需要警惕?一起听一听 天风证券 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的分析。
美国经济“不着陆”
宋雪涛: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出一些放缓迹象,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经济已经软着陆?我们的定论是否定的。更明确地说,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尚未着陆。
首先,从总量数据来看,第壹季度的GDP环比折年率为1.3%,较去年下半年明显下行。但从同比角度看,仍然保持在2.5%以上。尤其是反映美国内需的私人部门总需求仍然接近3%,这意味着美国以内需和服务业消费为主的经济结构仍然健康。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更多反映在和四月相关的数据。
四月数据走弱的主要因素是第壹季度美国通胀超预期反弹,造成美联储在四月初对通胀形势进行了新的评估,态度转向鹰派。结果是利率条件大幅上升,包含国债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美国四月份实质的金融条件收紧,明显压制了许多利率敏感行业,尤其是地产和制造业。但我们认为这种压制主要影响利率敏感行业,对美国经济的核心部门——服务业的影响有限。
数据显示,五月份服务业和居民信心相关数据有所反弹。我们认为四月数据的系统性下行只是经济波动的一部分,不应将这种灰心情绪线性外推。我们判断,美国经济仍然处于高位,仍是不着陆的状态。
美国通胀面临三大上行风险
宋雪涛:我们认为美国通胀上行风险明显,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壹,过去一年多来的商品去通胀进程有发生逆转的 势头。这一趋势一方面来自于美国疫情后,整个商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提升了约2%;另一方面,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同比已经企稳反弹,这将推高未来美国的商品价格,尤其是核心商品价格,从而推动整体通胀上行。
第贰,来自美国房价的影响。历史上来看,美国房价通常滞后于整体房价同比反弹约12个月。去年六月,美国房价同比已反弹,我们认为美国CPI分项下的住房通胀接近向上拐点,可能在今年六月或七月左右,这将对通胀上行构成第贰个压力。
第叁,财政刺激影响。第壹季度美国GDP除了因内需强劲受到进出口分项拖累外,财政支出力度也相对偏弱。目前,美国财政部在美联储的银行存款超过七千亿美元,相较于一年前大幅增长。如果美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新计划,包含拜登在三月和四月推出的住房保障计划和新一轮学生贷款减免计划。随着这一系列计划逐渐推出落地,这将从财政支出端对美国经济增速提供托底支撑,但同时也将对通胀上行形成新的压力。 美联储降息时点“虚无缥缈”
随着美国经济降温推升降息预期,金融市场正在为美联储9月份开启降息定价。但在过去几个月里,多位美联储官员均曾表示,其实不急于降低政策利率。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空间咋样,迟迟没有明确的降息信号主要出于怎样的考量?9月降息的存在性有多大?进一步的解读,我们来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
美联储对通胀粘性保持戒备
杨水清: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有两个:就业和通胀。目前,所有的关键都在通胀上。尽管美联储没有明确公开其通胀预期值,但当前数据显示,通胀有所反复,这显然未达到美联储的期待。我个人认为,美联储对如今的通胀水平其实不合意。数据的反复波动使美联储认为通胀具有较强的粘性,因此在现今情境下,通胀仍是首要目标,美联储会坚持控制通胀,而不会过分关注就业市场。
我们预计,今年内美联储或只会降息一次,可能要到四季度。美联储需要看到通胀至少不再上升,并逐渐接近其预期值时,才会认为通胀受到了控制。而且,这种判断需要通过至少一个季度或半年的观望,以确保通胀的确下降,而不是月度数据的短时间波动。只有在这种情景下,美联储才能确认通胀已经被控制,反之则会担忧通胀粘性问题。
就业市场降温或促使美联储提早降息
杨水清:市场始终在试图提前预测美联储的行动,但如果发现判断错误,就会调整预期。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我现在更关注的指标是就业市场的情景。过去几年,就业市场一直僧多粥少,失业率低于4%,实现了充分就业。但现在就业市场的僧多粥少现象正在缓解。随着就业市场逐渐冷却,这将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消费端。
目前大家对美国经济的期待可能普遍较为乐观,但我认为经济增速会持续下滑,回调,年内能达到2%就已经是很好的水平,甚至可能只有1.5%左右。在这种情景下,美联储可能会重新评估通胀与就业市场的平衡。如果就业市场表现不如想象的乐观、景气,美联储可能会考虑提前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