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瞧瞧新闻Knews7日报道,日前沙特加入了由国际清算银行和中国牵头建立的央行 数字货币 跨境试验项目:多边央行 数字货币 桥项目(mBridge),这将是全球石油贸易朝着减少美元结算迈出的又一步。
沙特加入该项目将对中阿石油贸易结算便利最大化提供重要的探索,日后双方将不用再兑换美元,从而避免了汇率波动所造成的市场风险。石油交易脱钩美元的 势头不仅是对美元霸权的挑战,也是全球贸易体系多元化的真实写照。
公开报道显示,mBridge项目前身是我国香港与泰国合作开展的Inthanon-LionRock项目。随着中国人民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的加入,该项目改名为多边央行 数字货币 桥项目,即mBridge。2022年,项目邀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国央行作为项目观察员,当前该项目已经有26个观察员。
据新华社6月5日报道,目前,多边央行 数字货币 桥项目又有新进展——货币桥参与机构可有序开展真实交易。央行 数字货币 在 跨境支付 中的新探索,引发市场普遍关注。6月5日,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数字货币 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建设的多边央行 数字货币 桥项目,宣布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这意味着,上述司法管辖区内的货币桥参与机构可结合实际,根据相应程序有序开展真实交易。
“央行 数字货币 是对央行支付全面的一次大升级,为 数字经济 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底部支撑。”中国人民银行 数字货币 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此前介绍,货币桥有助于解决传统 跨境支付 成本高、效率低、透明度低等诸多问题。
2021年2月,多边央行 数字货币 桥研究项目启动,旨在探索央行 数字货币 在 跨境支付 中的应用。但要覆盖不同司法辖区和货币实现 跨境支付 应用,绝非易事。
在货币桥研究早期,中国人民银行就明确了“无损”“合规”“互通”三大原则,这为各方推进项目奠基了重要基础。
“一国的 数字货币 不应该损害其它央行的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货币桥的 跨境支付 活动务必并入监管。”穆长春曾表示,通过 区块链 隐私管理制度,交易记录等敏感数据都被保存在参与方各自手中,从技术上解决了不同司法辖区互信和隐私保护问题。
在各参与方的积极推进下,货币桥项目2022年成功完成了基于四种央行 数字货币 的第壹次真实交易试点。
记者了解到,来自4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商业银行成功完成第壹次真实交易试点。期间,共发生164笔 跨境支付 和外汇同步交收业务,结算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5亿元人民币,数字人民币交易笔数占比46.6%,主要涵盖跨境贸易、跨境转账和银行间交易等业务场景,展示出货币桥实时结算的潜力。
当前,货币桥已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一笔笔真实交易将通过“桥”有序开展,实现更快速、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 跨境支付 和结算,惠及参与各方。据介绍,下一步,货币桥项目欢迎更多货币当局、商业银行及企业参与,将逐渐发展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 跨境支付 基础设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瞧瞧新闻Knews、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