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省水利厅 - 碧水绕乡振百业 水润民心万村兴

【乡村振兴】省水利厅 - 碧水绕乡振百业 水润民心万村兴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6-30 8:38:24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乡村振兴】 【水利厅

  在 乡村振兴 的时代浪潮中,广东以水为笔,绘就了一幅汹涌澎湃的乡村发展新画卷。传承“水润民心”的宗旨,广东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强化县级水网布局、加固防洪堤坝、升级灌区工程及农村供水改造等关键举措,夯实了 乡村振兴 发展的水利基础。这时,从绿美碧带的生态共治,到绿色水经济的蓬勃兴起,再到水塘河道清淤造成的环境蝶变,广东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山清水秀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篇章,为 乡村振兴 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水动力”,让人民群众在悠悠碧水间共享发展成果,共绘 乡村振兴 壮美画卷。

  以水先行

  基层水利惠民生

  近年来,我省加强“百千万工程” 水利建设 ,以县级水网建设、县域防洪工程体系、大中型灌区建设管理和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为 乡村振兴 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广东大力推进省市县水网建设布局,适度超前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优化我省水网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深入开展水网先导区建设,鼓励市县先行先试,创新水网建设推进机制,打通水资源调配“最后一公里”。其中,茂名高州市成功入选全国第壹批县级水网先导区,在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农村水利等领域规划建设26项108个工程,匡算总投资261.46亿元人民币,助推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抓紧推进全省堤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优先实施县域防洪工程建设,积极规画一批“不设防”乡镇防洪工程建设,继续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沟防治。

  积极谋划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我省建立了“ 广东省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储蓄库”,2024年计划实施41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建设工程,已落实省级及以上资金19.88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在全国率先制定印发《 广东省 大中型灌区名录管理办法(试行)》《 广东省 大中型灌区管护工作情况评估办法(试行)》,实行灌区动态管理,完善灌区管理体制机制,大中型灌区实现“一张图”管理全覆盖,累计建立标准化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232宗,节水型灌区31宗,国家级节水型灌区2宗。同时,谋划新(创)建大中型灌区28宗、改造大中型灌区242宗,新增灌溉面积427.16万亩,耕地灌溉面积率预计从80%提升至94%。

  有力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在全省范围推出了20个农村供水示范引领县,以先行构建农村供水高质量保障体系为目标,分别从城乡一体、统一运维、智慧服务等方面,缔造一批样板工程,推动建立健全县域统管、标准化管理、水价定价调价等机制,多项举措取得明显成效。直到今天,全省农村供水规模化率83.7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3%、水质合格率92%,近三年分别提升了15%、6.5%和2.0%,越来越多农村群众喝上了优质放心的自来水,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以水为笔

  擘画 乡村振兴 新蓝图

  近年来,我省创造性开展万里碧道、绿美碧带、绿色水经济、水塘河道清淤、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工作,以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改善乡村风貌,助力 乡村振兴

  以绿美碧带绘就乡村绿色生态底色。广东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建立绿美碧带、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目前已建成碧道超6800千米,其中乡村碧道近3200千米,谋划开展近60宗省级绿美碧带、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全省重点河段骨干碧道碧带网络基本成形。 茂名市 信宜锦江画廊碧道建成后带动八坊、旺同、高城等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日均游客量增幅30%以上,成为城乡居民享受田园风光的乐土。

  以绿色水经济赋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省以碧道、碧带、水利风景区等河湖治理成果为主要载体,缔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2023年6月起,省河长办开展“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工作,全省建立了总投资超500亿元的新业态项目储蓄库,同时新增评定5个省级水利风景区,探索“水利风景区+水经济”融合发展模式。 河源市 万绿湖优质水利用项目立足水资源优势发展水产业,吸引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行业领军企业落地,带动一大批本土企业崛起,2023年度实现产值88.4亿元人民币,生态“好水”变成了发展“活水”。

  以水塘河道清淤提升乡村生发生活水平。自2023年10月中旬开始,全省掀起水塘河道清淤高潮。截至2024年4月15日,累计完成清淤5324万立方米,是摸查预计量的2.6倍,逾额完成任务。累计完成河道清淤8552千米,大大提升河道行洪能力,为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完成水塘清淤超1.58万个,重点解决了农村部分地区水塘河道污泥淤积、水体自净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的问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完成农田灌排沟渠清淤超2万千米,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江门鹤山市古劳镇新星村通过村民集体表决采取“不分红”政策,将村集体资金集中起来用于鱼塘清淤,大大改善了养殖条件,鱼塘产量和租金大幅增长,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的共同增长。

  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广东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系、村子和城镇周围为重点,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要素,在实施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协同推进流域水系整治、污水垃圾处理、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合力缔造山清、水净、村美、民富、人水和谐的美丽乡村。2021年以来,广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成了一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立了一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在保护水土资源、缔造生态水系、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生态产业等方面为 乡村振兴 发展注入蓬勃“水动力”。

  ■一线实践

  缔造绿美雷州半岛

  助力“百千万工程”

  雷州半岛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是全国三大半岛之一,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建设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下称“环北广东工程”)为解决雷州半岛苦旱问题创造了条件。

  为充分施展环北广东工程的综合效益,广东提出以环北广东工程为牵引,统筹推进工程沿线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库山塘水池互联互通、灌区现代化改造、水美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落实,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用水问题,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增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广东正大力推进环北广东工程二期规划建设工作,要求根据整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期实施的准则,通过实施雷州半岛百库千塘万池输水储水网络、雷州半岛灌区和绿美雷州半岛水美乡村建设等3个工程,加快构建江、河、湖、库、塘、池相互贯通的区域水网,致力将雷州半岛苦旱之地缔造成独具热带风情的绿美半岛,助力 乡村振兴

  其中,雷州半岛百库千塘万池输水储水网络工程充分利用现有库塘池和水系,通过连网、加固改造等措施,构筑互联互通的输水储水网络,优化雷州半岛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雷州半岛灌区工程对标国家新建大型灌区的标准,设计灌溉面积450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18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65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绿美雷州半岛水美乡村建设工程结合输水储水网络和灌区工程建设,将雷州半岛缔造成为一碧千里、水脉相连、良田万顷、果香馥郁、海韵旖旎、宜居宜游的热带绿美半岛。

  据了解,结合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建设, 湛江市 选择廉江市安铺镇、 遂溪县 岭北镇、雷州市沈塘镇、 徐闻县 城北乡等4个镇(乡)率先开展试点建设,争取今年7月底前开工,充分施展示范引领作用。

  撰文:李赫粤水轩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