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昔日风光无两、资产数亿的义乌-箱包女王- 破产后61岁再创业卖包子偿还巨债

【邵宝玲】昔日风光无两、资产数亿的义乌-箱包女王- 破产后61岁再创业卖包子偿还巨债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7-2 15:01:5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邵宝玲】 【箱包女王

  揉面、擀面、挑馅儿、包馅儿、摆入蒸屉,一气呵成,静待喷香的包子出炉……在过去,邵宝玲只有在亲友来家做客,才会亲手制作拿手的包子,食材简单却不失诚意;而现在,她一天要做几百个,最多时上千个包子,越发精湛的手艺、越来越多的口味,心中却只有一个念想——早日还清债务。

  6月27日中午,记者在包子铺的后厨见到邵宝玲时,她正忙着调制包子的馅料,一旁的锅中沸腾着,一根根劲道十足的拉面即将出锅。“小心点,(后厨)这里有点滑,等会儿我出来,你们先喝一碗我们义乌的核桃酒糟”。

  很难想象,眼前63岁的老阿姐曾是义乌商界的知名女强人,一手开办了箱包公司,20十年前后年销售数亿元人民币,是当时国内箱包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彼时风光无两的邵宝玲还被称为义乌“箱包女王”。

  变故发生在2014年前后。邵宝玲的工厂因为担保陷入资金困局,短短几年内让昔日的辉煌完全覆灭,还欠下了巨额债务。尔后的几年间,企业破产、工厂关闭、罹患癌症等一系列重创接踵而至,皱纹与白发如洪水猛兽般快速侵蚀这个曾经“精致”的女人。

  “想得通,做包子,想不明白就跳楼”。

  采访中,当记者听到这样一句夹杂着柴米油盐和生死抉择的玩笑话从邵宝玲口中安之若素地脱口而出时,不难感受出此刻她心境的变化。

  从“富翁”到“负翁”,邵宝玲的人生潮起潮落。在经历沉溺、迷茫、绝望,到理解、感恩、振作,今年63岁的邵宝玲从小生意发家后,再一次选择了小生意,她在几乎空空如也的情景下,重起炉灶卖包子、煮拉面。

  “过去的财富是一点点积累的,现在欠债了,再大的坑也需要一抔土一抔土去填补。今天赚一块,明天赚两块,只要肯干,一切都有希望。”话语间,五层高的蒸笼被打开,升腾的热气扑面而来。

  待一两秒后,记者重新与邵宝玲对视,她布满鱼尾纹的眼角带有一丝笑意,这背后或许是与挫折的和解,更是一份永不言弃的坚毅。

  拳头大的包子

  对于邵宝玲的采访,可以说一开始其实其实不畅。从上午10点期间,断断续续,持续到了当天的下午3点之后。本想避开午餐的高峰,却没想到包子铺的忙碌,远没有想象中餐饮店的那么“规律”。

  “我这家店选在了义乌的CBD,很多上班族、务工人员在饭点之外想要吃口热乎的,要么去便利店,要么就要点外卖,尤其是(他们)忙碌起来,很不规律。”正如邵宝玲介绍的,有吃早午饭的,有刚刚开完会对付一口的,还有错过了午饭点食堂关门了的……

  而邵宝玲的包子除了热乎、喷香之外,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大”!很大,每个包子都有一个拳头那么大!

  她说,义乌人自古勤劳拼搏,店里的包子实际上就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义乌特别流行的“开口大包”,皮薄馅儿多,口感上让人很满足。“最关键的是,吃个一两个就饱了,不延误时间,马上就能继续干活”。

  这种快节奏的餐食,符合义乌CBD周围的切实需求,同时也透露了邵宝玲在商业调研、人群分析上敏锐的洞察力。“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我每次做大包子,都会回想起以前奋斗的日子,激励我坚持拼下去。”邵宝玲的话点到为止,当记者想要进一步聊聊过往的奋斗历程,她却摆摆手直言谢幕的剧情不值多提,“要活在当下”。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曾经盛名遐迩的邵宝玲有过很多采访报道,记录她过去的辉煌:1986年建立义乌市东方装璜有限公司,成为义乌商海中第壹批“万元户”;2002年,筹建了浙江巨龙箱包有限公司,把箱包的专业化开发做到了极致,把箱包按功能分类细分为2600多个品种,和率先在普通箱包上加装指纹识别仪、防盗脉冲电波、GPS跟踪仪等;2013年,巨龙箱包的网络订单成交额高达3.6亿元人民币。

  直到2014年后,邵宝玲的商业疆土开始碎裂,经济状况大势所趋。巨大的落差,使得她的精神状态也时常处于溃散边缘。好在亲友的鼓励与支持,自我的反思与坚韧,总算让邵宝玲挺了过来。

  2022年疫情封控期间,她闷在义乌乡下的出租房内,做出了自己人生的又一个重要决定——另起炉灶,开一个包子铺!

  天方夜谭中的奋斗者共鸣

  在义乌城西、上溪及金华傅村一带,20世纪80年代的邵家包子和芝芝拉面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美食。“我妈妈之前在供销社食堂掌勺,那个年代刚刚告别食品短缺,她做的面食在四邻八方很有名气。”邵宝玲说,在义乌商品经济启蒙的时候,妈妈就凭着好手艺开店致富。这期间,除了习得了妈妈的好手艺外,妈妈刻苦勤奋、乐善好施的品德也渲染着她。

  在人生过了花甲却穷孑一身之时,邵宝玲回想起了妈妈说过的话:不论什么年代,凭手艺吃饭,当之无愧都不会亏到哪里去。“不能害怕失败,更不能失去从头再来的勇气。”在她看来,“卖包子还债”看似天方夜谭,却也是她能做出风险最低、韧劲最强的决策。

  小本创业也要资金,得知邵宝玲的开店想法后,几个姐妹朋友都主动表示支持,“那我不能白拿她们的钱,马马虎虎搞搞,要对得起她们的支持。”邵宝玲感恩大伙,坚持按企业运行规矩来确定投资股份,或2万或5万,朋友们想的是拉邵宝玲一把,她自己却是咬牙要拼出来、干出来!

  同时,房东被她的诚恳感动,只收了半年租金,让她有余款周转。“为了省钱,装修前前后后都是我们亲自上手,毕竟干这个起家的。”在不到30天时间里,邵宝玲硬是日夜加班,在义乌绣湖里开出了第壹家“宝玲姐包子铺”。

  义乌的餐饮市场竞争激烈,疫情也让很多商家左右为难。作为一名行业后来者,毫无疑问,宝玲姐包子铺面临的挑战巨大。为了突出重围,邵宝玲用之前的人际关系吸引了一批有梦想、有情怀的追梦者,姐夫、姑婆也主动加入包子铺共同奋斗,共创共享。厨房里一口一米大锅飘着浓浓的牛肉香,每天熬足9小时的原味牛腩,就是最好的宣传广告。

  凭借扎实的口碑,“宝玲姐包子铺”有了分店。30天前,位于义乌CBD的新店开业,虽然有了几个员工,但甭管是食材选购、包子面条制作,还是新菜品试验等工作,邵宝玲始终亲力亲为,即便每天一干就是18个小时,她也不曾抱怨困境,“我要对得起顾客,对得起债权人,这才是真的对得起我自己”。

  “我在做生意的时候,对钱其实其实其实不敏感。那时候只要肯干,钱没那么难挣。别人有困难问我借款,借条都不用写,5万、10万你拿去就OK了。欠的时间久了还会犯嘀咕,几万块钱而已,怎么就……”而在开了包子铺后,邵宝玲的心境变化很大,开始有了越来越多与一般奋斗者之间的共鸣,对他们的劳碌奔走感同身受,对生活点滴的柴米油盐一丝不苟。

  这时期,邵宝玲则更加晓得了小生意、小经济背后的价值,顾客每一次心满意足的认可都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滋润着那颗从谷底艰难向上攀爬的心。

  把包子铺做成行业标杆

  7月2日,邵宝玲一边直播,一边和网友互动。抖音直播平台截图

  在聊了很多包子铺创业的点滴后,采访总是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卖包子还债,真的有希望么?

  邵宝玲寻思了片刻摆摆手,“卖包子还债看起来很遥远,但梦想务必要有,每一次新的尝试和突破,都能距离梦想更近一点”。

  在她看来,包子牛肉面这样的小吃市场“钱”景广阔,不论春夏秋冬都无可替代,是小本创业的好项目。立于时代浪潮之中,这事实上就是她选择的梦 想。谈及尝试和突破,邵宝玲说,包子卖的是回头客,没有过硬的品质一切空谈。好手艺,做出传统美味的包子其实其实不困难,难的是要在优质包子口味的条件上,将包子制作流程统一化、标准化,这样才能确保始终如一的品质。这,其实就需要不断尝试与突破。

  “经过一次次食材的精选、调味的配比、上蒸的计算,和不同人群的品尝反馈,我们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配方与制作流程,这使得我有了底气去拓展分店、管理分店,把宝玲姐包子做成一个品牌。”另外,虽然只是一家小吃铺,她还通过股本构成、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经营模式,努力将包子铺缔造成为行业标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包子铺的角落里还摆放着直播用的支架、补光灯等设备,邵宝玲若无其事,“我们的厨房是半开放、全透明的,进店的顾客了然于目。同时,我们还想尝试直播,拍一拍包子等餐食的制作过程,让大家看得明白、吃得放心。”不过,邵宝玲强调自己其实其实不是想当“网红”,加快挣钱的速度,更多的考虑是将“宝玲姐包子铺”的品牌打出去。

  人生不只有一个回合

  “老天给到我这样的落差,想通了就重新再来!”

  6月28日,记者摄制的邵宝玲采访短视频在潮新闻、钱江晚报等多平台播发后,很快让她的故事出圈,短时间内就收获了超1亿次的播放,和无数的网友点赞与鼓励,甚至还有意大利、日本等国外的网友发来祝福。

  网友“欧耶”表示,创业者的精神,能屈能伸,永不言败,换个赛道东山再起!

  网友“MR HUANG黄”认为,卖“香包”一样能成功,坚持不懈就能重拾人生希望。

  更有许多网友直言邵宝玲潮起潮落仍然坚韧不屈的精神,正是浙商精神的最佳诠释,与“四千精神”交相辉映。有的网友则希望宝玲姐包子铺能开到当地,期待邵宝玲早日渡过难关!

  6月30日,邵宝玲给记者发来微信,表示有一波接一波的网友在看到视频后到店送来祝福,在店里就餐后纷纷点赞支持,几度让她感动落泪。她希望通过潮新闻-钱江晚报向关心、支持的网友表达感谢,同时再三表示自己不会辜负任何一位顾客、债权人,一定用心做好包子,争取“早日退休”。

  在邵宝玲看来,创业是一种人生体验,也是一种选择,成功与否因素太多,运气也很关键。但困难时候才最考验一个创业者的勇气,是否晓得怎么对待处于逆境中的自己,相比怎么对待困难本身也许更有挑战。

  “年轻人也好,我们这一代人也好,碰到坎坷要去面对、去接受,但最终要自己想法子站起来,这是信心和自信。我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坚定不移是刻在义乌人骨子里的精神,让天方夜谭成为可能,更是我一直以来拼搏的动力。”邵宝玲说。

  【记者手记】

  从做“箱包”到做“香包”,人生不只有一个回合

  浙江人的“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想尽挖空心思,说遍千言万语,吃尽含辛茹苦”。

  我们敬佩浙商,其实其实不是仅仅因为他们的商业成就,而更深条理的,是对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他们“睡得了地板,做得了老板”,总能把“鸡毛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他们身上,有一种“人活一口气”的精神。这“一口气”,是骨气,是正气,是不怕艰难险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他们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赚别人赚不到的钱。

  邵宝玲,就是其中的代表。她从做箱包到做包子,人生起伏平仄,却始终保持着那“一口气”。每天睡不足四五个小时,接受采访时屡次哽咽落泪,却还能笑着说出那句“做包子解决了我睡懒觉的问题”。

  人生不只有一个回合,潮起潮落本就是自然常态。决定一个人处境的永久不是环境,而是心境。我们不要为了一次沉痛的失败而过度颓唐,一直困在原地,只会错过更多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四千精神”,其实其实不是看不见、摸不着,邵宝玲的人生经历,不仅展现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也证明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价值和价值。她深悟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经验,在人生下半场的挑战中,获得了整装再动身的内在力量。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