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又有重磅举措!7月10日晚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发文表示,7月11日起转融券业务暂停。这是继今年3月“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之后,再次对转融券业务的监察管理加码。另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证交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障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为切实回应投资者关切,保护市场稳定运行,经充分评估当前市场情况,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同时,批准证交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障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
当日晚间,沪深北交易所也披露了融券的保障金比例上调的消息。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暂停转融券业务响应了市场需求。“在现今市场持续下跌、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时,通过暂停转融券做空业务可以提振市场信心。尽管市场下跌原因不完全因转融券做空,但暂停转融券至少表明了监管层呵护股市的态度,有益于提振投资人信心,稳定市场走势。”杨德龙表示,近期大盘跌破3000点后继续振荡下调,迫近2900点指数关口,此时出台暂停转融券业务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有望推动市场短时间反弹。
记者了解到, 融资融券 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条件性制度之一,对平抑非理性波动,增进多空平衡与价格发现,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具有积极作用。从国内证券市场发展和集中监管实际需要动身,我国从2013年前后建立了转融通制度,一方面为 融资融券 业务提供必要的钱财和证券来源;另一方面也为监管职能部门掌握业务开展情况,强化日常监管,及时采取逆周期调理措施提供了手段。
2023年8月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者关切,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融券和转融券业务监管的举措,包含限制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降低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证券划转效率、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等;同步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持续加大对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妥套利等非法行为的监察管理执法力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融券、转融券规模累计下降64%、75%。融券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约0.05%,每日融券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率由0.7%降低至0.2%,对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为暂停转融券业务创造了条件。此次调整对存量业务分别明确了依法展期和新老划断安排,这有助于防范业务风险,保护市场稳健有序运行。
另外,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A股市场融券余额为318.38亿元人民币,转融券余额为296.04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转融券余额减少808.13亿元人民币,降幅达73.19%。共有30只股票转融券余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转融券余额最大的股票为 片仔癀 ,达到3.78亿元人民币。 联影医疗 、 南京银行 、 海光信息 、 万泰生物 、 赛力斯 、 北汽蓝谷 、 隆基绿能 、爱漂亮客、 新易盛 转融券余额分别为2.89亿元、2.83亿元、2.57亿元、2.52亿元、2.41亿元、2.23亿元、2.09亿元、1.99亿元、1.94亿元人民币。
|相关新闻|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持续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推动高频交易降频降速
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5月11日公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后,时隔两个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再次就《管理规定》的相关工作进展重磅发声。7月1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文表示,截至6月末,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表现在过去3个月下降近六成。下一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持续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推动高频交易降频降速。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程序化交易得到全链条重点监管,监管效率明显提升,针对性也更强,能够进一步减少程序化交易踩“红线”的情景,维护资本市场公平公正交易秩序。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总体稳中有降,交易行为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截至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年内下降超过20%,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表现在过去3个月下降近六成。
在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看来,之前高频交易可能存在过于频繁的情景,引发价格的不正常波动,从而进一步影响证券价格、估值水平,误导投资者,增加资本市场的危险。此次,通过严监管降低整体量化交易、高频交易的账户数,在一定水平上稳定了市场交易秩序,对资本市场可能存在的危险采取了控制措施。
其实,年内监管已针对程序化交易屡次发声,且正在推进《管理规定》逐步落地。不仅如此,中证协也拟通过券商机构对高频交易进行约束。7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中证协制定了《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示范文本)》,并于近日向券商征求建议,拟对证券公司和程序化交易投资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范围作出约定。其中提及,证券公司根据监管制度有权对程序化交易客户的交易行为实施有效管理,对高频交易实施不同化、从严管理。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部门责任人表示,下一步,将指导证交所尽快出台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细化完善具体安排。具体包含,指导证交所评估完善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强化报告信息核查和现场检查力度;指导证交所尽快公布和实施程序化异常交易监控标准,划定程序化交易监控“红线”,进一步推动程序化交易尤其是高频交易降频降速。
同时,强化与香港方面沟通协调,抓紧制定发布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对北向投资者适用与境内投资者相同的监察管理标准。明确高频量化交易不同化收费安排。根据申报数量、撤单率等指标,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金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
另外,持续强化交易行为监测监管,对利用程序化交易尤其是高频量化交易从事非法行为的,坚决依法从严打击、严肃查处。
王红英解读称,划定程序化交易监控“红线”、降低程序化交易频率,预计会影响市场相关交易的整体规模。当前,在监管对高频交易实施从严管理环境下,交易账户已在缩减。而从长远来看,监管“根据申报数量、撤单率等指标,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金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的举措,在一定水平上又能确保资本市场功能的施展,增进整个资本市场健康、稳健、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