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记者杨井鑫北京报道
为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很多地方政府将落脚点放在了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上,着力缔造一批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产业集群,而先进制造业是整个产业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在地方政府“绘制”产业集群的“蓝图”时,很多银行也持续加大对制造业领域的信贷投放。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市场信贷需求有所不足的环境下,银行对制造业的信贷投放仍然维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布局战略产业集群发展的进程中,银行依托核心企业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等金融业务,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批量授信,推广整链授信模式,支持先进制造业稳链固链。
千亿级产业集群“蓄势”
最近, 山东省 发布的《实施先进制造业“2024攻坚提质年”工作方案》指出,2024年,山东将聚焦聚力产业创新、结构升级、融合赋能、生态优化、园区建设、开放招引6个方面攻坚提质,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根据山东加快构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实施方案,强调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类开发区等为载体,推动建设一批未来产业特色园区,着力缔造全国重要的未来产业策源地。同时,将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力度,开展第贰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认定工作,2024年力争新培育10家左右,并积极争创新的国家级集群。
此前, 福建省 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 福建省 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 新型工业化 的决定》,提出到2035年,福建工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率先基本实现 新型工业化 总体目标。同时明确了加快推进 新型工业化 的五方面重点任务,即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浙江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化部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工作。强调要深刻理解“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大任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关键路径、“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系统举措、“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核心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集群化,全方位推进 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制造业“稳、进、立”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在今年更早时候, 广东省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巩固现有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把集成电路、新型 储能 、 新能源 汽车、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等缔造成新的五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
另外, 安徽省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皖北 新型工业化 进行了详细部署:聚焦汽车及零部件、 新能源 、 新材料 、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力争皖北快速形陈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根据相关规划,到2030年左右,上述四大产业集群预计将为皖北地区贡献近2万亿元产业规模。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 新型工业化 之路,巩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确保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一家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为了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各地方政府都逐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有所布局,尤其是在先进制造业上投入资源很多。
2024年1月,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重庆市 原市长黄奇帆在解析新质生产力时,将其概括为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三个方面。其中,新制造涉及 新能源 、 新材料 、新医药、新制造装备和新信息技术五个领域,并强调要有推翻性的科技创新。
上述券商分析人士认为,从“链”到“群”其实不是一个容易的集合,而是通过产业集群施展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并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活动,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这也是地方积极缔造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原因。”该人士指出。
信贷投放“再加速”
目前, 工商银行 (601398.SH)披露,该行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的精准性、适配性。截至2024年4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人民币,制造业信用贷款余额约1.8万亿元人民币。
工商银行 方面表示,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制造业、科创、民营、小微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要交汇点。在发放制造业贷款进程中,先进制造业集群是银行重要抓手。2023年10月, 工商银行 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启动了《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计划》。直到今天, 工商银行 已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发放融资超千亿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 工商银行 2023年年末制造业贷款的余额为3.8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净增8000亿元人民币。这说白了,2024年前4个月该行制造业新增贷款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万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其中,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3.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4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66万亿元人民币。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程中,银行信贷投放是紧跟当地产业发展的。地方政府会在产业布局上列出重点发展的产业,而银行的金融支持也就是为这些产业服务的。”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分行人士称。
他对记者说,对于大型制造业企业而言,银行目前加大了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聚焦在项目贷款上。“由于制造业的范畴比较广,一些行业存在较强周期性,很多项目的时间比较长,银行会担忧期限过长存在风险。如今,政策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很多企业贷款还有财政贴息,只要是重点工程项目,银行愿意匹配相应的长期贷款。”
对于银行制造业贷款投放规模增长的情景,该人士表示,以前银行对制造业的贷款是“一对一”的,也就是对大型制造业企业多一些。之后,银行将金融服务覆盖到这家企业的上下游,以供应链融资为主。换句话说,银行不仅需要为这家大型制造业企业提供信贷资金保证其正常经营,还要为其所在的产业链服务,保证它上下游原料供货商和产品客户的钱财需求。
“如今,在地方缔造产业集群之后,银行对整个产业集群有一个授信规划。一家企业的授信可能只有几千万元人民币,可是一个产业集群的授信规模能够轻松做到上百亿元人民币。”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与单个企业的授信相比,产业集群的授信风控会更加成熟。银行对整个产业的熟悉度更高,能够采取的风控措施也更多。而从信贷投向上看,银行很难服务到各行各业,而是会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将信贷资源集中到几个主要的产业中。
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农业银行 (601288.SH)在2024年3月底表示,该行推广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先进制造业重点集群“建圈强链”。聚焦央企产业链“链长”的特点,牵头对接央企供应链融资平台,以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推动央企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截至3月,服务科创型央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000户,累计发放供应链融资贷款超210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些制造业领域科技研发资金需求量大,银行信贷往往因为缺乏可抵押品而难以投放,成为影响技术突破的关键难点之一。如今,在政策的支持下,银行对科技研发的信贷支援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据国家开发银行信息披露,该行围绕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加大对科技型公司中长期融资支援力度。2024年1至4月,共发放科技贷款406亿元人民币。其中,发放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165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机械装备及工业自动化、基础材料、 新能源 技术应用、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
“在融资环境逐渐改善之后,制造业整体的信贷资产质量也不断向好。在得到银行支持之后,制造业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提升,经营情况也就会更好,形成良性循环。”上述国有大型银行分行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