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问询回复-一拖再拖- 持续经营能力遭交易所质疑 美芝股份到底如何了?

【美芝股份】问询回复-一拖再拖- 持续经营能力遭交易所质疑 美芝股份到底如何了?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6-15 12:50:2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美芝股份】 【问询函】 【李苏华】 【交易所】 【一拖再拖


K图 002856_0

  从5月19日收到深交所发送的年报问询函, 美芝股份 直到今天都没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6月4日, 美芝股份 对外披露了延期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的公告,6月13日, 美芝股份 宣布再次延期。

  此次问询,深交所共关注了六大问题,从经营能力到股东矛盾, 美芝股份 一大堆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6月14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采访 美芝股份 ,职员表示,问询函内容较多,需要会计师出示核查意见,想回复得更加详细些。

  其实, 美芝股份 的情景其实不是个例,在问询回复进程中,很多上市公司回复“一拖再拖”。针对这种情景, 专精特新 企业高质量发展增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认为,上市公司未及时回复交易所问询函可能会影响投资人的价值判断和投资收益。交易所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回复问询函的监察管理力度,对于屡次延期回复的企业,可以采取更严格的监察管理措施,如公开谴责、罚款等。

  归母净收入连续三年告负

  在问询函中,深交所关注的 美芝股份 首个问题便是经营业绩。Wind数据显示,2021—2023年, 美芝股份 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8亿元、16.67亿元和8.78亿元人民币,其中2023年同比下滑47.34%。同期公司归母净收入分别为-1.61亿元、-1.43亿元和-1.74亿元人民币,连续三年亏损。另外,2023年 美芝股份 装修装饰业务毛利率为-6.11%、建筑工程施工业务毛利率为-1.80%。

  在资金流量方面,2021—2023年, 美芝股份 经营活动引发的钱财流量净额分别为-5592.33万元、-2799.62万元和-7427.63万元;同期公司投资活动引发的钱财流量净额分别为1158.79万元、-6014.51万元和-360.21万元。

  在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 美芝股份 结合市场变化情况、业务类型、业务来源等说明公司营业收入较2022年度大幅下降的原因;同时结合营业成本构成、市场环境变动及同行业可比公司变化情况等说明公司毛利率在2022年度为正的情景下2023年年度又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值得强调的是,深交所还要求 美芝股份 说明是否存在规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第9.8.1条第(七)款规定的需被实施其它风险警示的情形。

  一是 美芝股份 经营能力有待改善,另一方面则是公司资产负债率不断走高。2021—2023年, 美芝股份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45%、74.97%、82.68%。截至2023年末, 美芝股份 的短时间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8397.52万元和3458.05万元人民币,而同期公司货币资金仅有8592.59万元。

  二股东屡次否定公司议案

   美芝股份 股东之间的矛盾同样也引发了深交所的重视。

  据了解,公司原控股股东兼实控人为李苏华,2020年底, 美芝股份 公告称,李苏华和公司股东天识科技与广东怡建签署协议,前两者将其合计持有的占上市公司总股本29.99%的股份转让给广东怡建。转让完成后, 美芝股份 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广东怡建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佛山市 南海区国资局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李苏华退居为第贰大股东。

  这时,李苏华作出了一定的业绩承诺。但 美芝股份 在后续发展进程中其实不理想,李苏华却认为,广东怡建违反收购约定随意更换了公司核心管理团队,造成公司管理层不稳定,对公司原有业务开展发生重大不利影响。如不更换核心管理团队,公司可以完成2021—2023年目标业绩。

  自2023年起,李苏华针对 美芝股份 多份议案投出反对票、弃权票。在年报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 美芝股份 结合李苏华投反对票、弃权票的情景具体说明公司主要股东、董事会、管理层成员之间是否存在纠纷及具体的纠纷情况,上述纠纷是否会对公司治理的稳定性发生不利影响,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另外,深交所还要求 美芝股份 结合和李苏华的纠纷自查,说明公司是否存在《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9.4.2 条规定的“公司出现控制权无序争夺,造成投资者无法获取公司有效信息”的情形。

  多家上市公司年报问询回复“难产”

  6月14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 美芝股份 ,职员表示:“第壹次延期问询函回复,是因为问询函内容较多,需要会计师出示核查意见。第贰次延期,是对于交易所的一些问题,我们想回复得更加详细些。目前公司主要业务经营一切正常,如果对问询函内容存在疑问的话,可关注后续公司披露情况。”

  其实,在A股市场,患有延期回复“拖延症”的企业并很多。好比 维康药业 ,在5月23日收到年报问询函,6月6日和6月14日两度宣布延期回复;还有 ST花王 、*ST金科、*ST鹏博等,其年报问询回复均出现“难产”情况。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开创人詹军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延期回复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原因可能包含:公司内部审计或财务整理工作尚未完成,需要更多时间来准备准确的信息;公司可能面临一些复杂的问题或调查,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处理;公司管理层变动或关键人员缺失,造成决策和回复过程延迟;公司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不畅,造成回复工作进展缓慢。

  不过,詹军豪认为,投资者通常会将延期视为公司可能存在问题的信号,尤其是如果延期没有充分解释或似乎没有正确的理由。可能造成投资者对公司的财务情况、治理结构或透明度发生疑虑,进而影响其投资决策。监管层可以对延期回复的企业实施更严格的监督和检查;或与上市公司建立更高效的沟通渠道,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问询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延误。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