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直击上影节 - 中国电影走向-高峰-还需要哪几步?

【光线传媒】直击上影节 - 中国电影走向-高峰-还需要哪几步?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6-17 23:00:4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光线传媒】 【陈祉希】 【中国电影

  6月14日至6月23日,电影从业者齐聚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金爵电影论坛是上影节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开幕式上,阿里影业、 光线传媒 集团、 上海电影 集团、 博纳影业 等许多家上市影视公司责任人及海内外知名导演汇聚一堂,针对我国电影的未来建言献策。

  灯塔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下午3点,2024年全国票房已经达到228.44亿元;2023年全年票房为549亿元人民币。值得强调的是,北美电影市场2023年全年票房达90亿美元(约653亿元)。在此环境下,549亿元其实不会是我国电影的天花板,不管市场空间还是票房都仍有向上攀登的空间。

  可是,现场多名业内人士提出中国影视行业面临着一些阻碍。在作品类型上, 光线传媒 老总王长田表示,相比欧美等国家,国内的电影类型结构存在不得人心现象;在制作周期上,阿里影业总裁李捷提出,电影市场正在面临观众价值审美的短周期变化与电影制作以长周期为主的矛盾;而在国际化方面,有海外导演坦言:“海外许多人喜欢 中国电影 ,可是只能在电影节上才看得到中国作品。”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现场的企业责任人及导演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提升动画、科幻题材占比

  加强新旧IP孵化

  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至2023年,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的一年为2019年,达到594.53亿元人民币,仍未突破600亿元人民币。

  王长田在谈到票房无法更进一步时提到,国内的电影类型结构有些不得人心。

  “市场上的电影,动画片、科幻片在影片总票房中的占比太低。例如美国的动画电影票房全年占比高达15%至20%,中国在7%至8%,最低甚至在4%。如果动画片的占比提升上去,整体票房也会跟着上涨。”王长田表示,科幻电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科幻电影通常代表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水准,可是像《流浪地球》这样的作品还是太少。 光线传媒 在动画片、科幻片制作上,每年的产量约在2部至3部,希望未来增加到每年4部至5部。”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作为近十年影史全年票房最高的一年,年票房冠军就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达到50.35亿元人民币。直到今天为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成绩,在动画领域仍未被超越。

   上海电影 集团老总王健儿表示,动画电影目前主要产能不够。他认为,光靠票房收入,实现中国影业持续发展不是规律的做法,要给艺术IP更多价值空间,解决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矛盾。例如,强化新旧IP的开发。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着丰厚的动画基础,我们把《中国奇谭》中小猪妖IP单独做成了电影,进行系统性的开发。创作者是一代接一代的,只有对IP进行系统性开发,有完善的一套规划,才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王健儿说。

  记者了解到,上影节期间, 上海电影 集团宣布《中国奇谭》衍生大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定档2025年暑期。科幻电影方面, 光线传媒 宣布张艺谋将执导《三体》电影版的消息,该电影将由 光线传媒 和三体宇宙联合开发,目前已经进入前期运作阶段。

  解决周期性矛盾

  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除了电影类型,行业还存在一种“周期矛盾”。

  “当前,观众在电影题材喜好上出现剧烈变化,通常我们认为好的题材,观众不一定喜欢。一些我们认为存在天花板的题材,却受到了观众热捧。”李捷表示,观众的价值主张和审美趋势,周期变化在6个月至12个月,可是电影的制作周期是24个月至36个月。

  上影节期间,导演黄建新提到,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正在上升,已经从21岁提高到了27.5岁。

  如何解决周期矛盾,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线下走进影院,也是市场当前正在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李捷认为,有三类电影是存在抗周期性的。“第壹,‘电影感’的电影。过去这种风格电影减少了,可能是因为商业压力。可是他们通常具有独特的内容优势;第贰,工业化的大制作电影。该类电影虽然有潜在风险,投入很大,可是当一张电影票的价钱越来越贵,大制作电影仍然可以将观众拉入影院;第叁,具有家国情怀,与个体命运关联的电影,该类作品通常能够和观众发生共鸣。在此环境下,未来五年到十年,我们会加大投入,但也会收获更多回报。”

  IMAX China首席执行官孟丹青表示,他们期待能够通过影院更好的体验,吸引那些不看电影,却愿意看演唱会、体育赛事的观众。

  拥抱世界

   中国电影 加速走出去

   博纳影业 开创人于冬提到,下一个十年,是我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中国电影 在本国市场盈利后,也应该在国外市场继续扩大它的影响力、辐射力、出口能力。“好比,我们就在考虑做出 中国电影 海外故事的三部曲,让观众耳目一新。”

  当然,“走出去”其实不简单。亚洲电影想要进入欧美市场存在许多困难和阻碍,好比要跨越欧美文化障碍等。

  “中国公司和 中国电影 人要以积极、全面和开放的态度参与到整个世界电影的‘大循环’当中,参与到世界电影产业中。”华人影业总裁应旭珺介绍了公司的经验。

  她提到,电影可以尝试“中国公司主控+国际资源”的形式,和美国影视公司合作。从全球番位挑选适当的制片人、演员,进行全球发行。“像奇幻、科幻类题材,就很适合该类模式,这样文化壁垒相对较少,全球共情门槛也较低。好比《巨齿鲨》,IP为英文,可是由中国公司主控开发,国际上是和华纳合作、投资,最后全球发行。”

  融合,不仅是我国电影走出去,让观众看到全球好电影也是扩容中国市场的重要方式。今年5月份,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表示,将加大 中国电影 市场引进外片的力度:“我们将传承开放包容的胸怀,优化电影引进政策、鼓励支持引进业务、广泛引进国别更多元、类型更丰富,让中国观众能够看到全世界最好的电影。”

  李捷表示,阿里影业希望从全球各个地区引进不一样的电影,丰富观众的决策,培养观众对于电影的喜爱。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人工智能】  【AIGC】  【中国电影】  【想象力】  【贺岁档】  【2024】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  【国产电影】  【总票房】  【《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