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19日讯(记者林坚)6月18日傍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一司党支部的发文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这也是近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久一次的定调,从强监管和防风险两个维度阐述了接着监管工作的部分实质内容,既是方向也是态度,从行文来看,接地气是受访者的直观感受。
文章明确提到,从资本市场看,我国股市投资者有2.2亿,基金投资者超过7亿,市场运行事关上亿家庭、工商百业。维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除了这一部分,在这篇约四千字的文章内,财联社记者梳理了核心观点,这些主要是对于《某某某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的学习体会,也进一步透露下一步或目前监管已经采取的态度与措施,这也是市场所聚焦讨论所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突出明确的就是,将一体推进已出台配套政策举措的落实落地,加快补齐发行上市、股份减持、退市、交易、行业机构监管等各领域短板弱项,推进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力争取得优异成绩,持续改善市场预期。
记者了解到,抓好新“国九条”及配套制度落实落地,着力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新“国九条”出台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先后推出40多项配套制度规则。
1.国家兴衰、金融有责,我们务必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秉持金融报国宗旨,加快建设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不断增强金融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适应性,为金融功能施展和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奠基坚实基础。
2.维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我们务必厚植金融为民情怀,把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各环节、全流程,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不断增强广大投资人的安全感、获得感。
3.我们务必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全面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压实风险防控责任,以强监管、防风险增强金融自身免疫力,有效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
4.务必落实好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宗旨,健全监管托底机制,在市场准入、日常监管、现场检查等环节增强监管穿透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尤其是要对各类非法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持续净化资本市场生态。
5.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债券违约等“点状”风险相比,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是“面上”的危险,复杂性高,防控难度大,对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也更大。这就需要我们坚守经济金融一盘棋思想,统筹考量,综合施策。
6.在全面加强和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夯实市场基础制度、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同时,“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助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稳定社会心理预期等角度来谋划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7.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要厘清上市公司、私募基金、债券违约、地方交易场所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的权责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危险处置责任机制。
8.要提高风险综合研判和识别能力,对“慢变量”风险、局部风险,在稳定大局的条件下把握好时度效,讲究方法,稳扎稳打,但当出现非理性剧烈振荡、流动性枯竭、市场恐慌、信心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形时,该出手就果断出手。
9.健全资本市场风险早期预警识别机制,会同有关方面及时发现认定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同时严把发行上市、牌照发放、产品注册等准入关,强化风险源头管控。
10.资本市场运行是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反应,容易成为各类矛盾风险的交汇点和泄洪区,务必树牢全局意识、系统观念,形成齐抓共管维护稳定的强大合力。
11.要统筹平衡投资端、融资端的关系,加快投资端改革,更加重视投资者利益诉求和合法权益保护,增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12.要推动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加大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究责任力度。
13.建立央地之间、不同部委之间快速、高效的监察管理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14.要建立健全重大政策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将重大经济或非经济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评估内容并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框架。
15.落实新“国九条”的部署要求,突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防风险、强监管工作,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6.强化“五大监管”,着力提升监管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围绕严把入口关、严格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等,强化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提升投资价值。
17.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引导行业机构端正经营宗旨,提升合规水平、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8.加强重点投资者交易行为监测监管,加快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制度机制,强化高频交易监管。依法严厉惩戒欺诈发行、财务做假、内幕交易、市场操作等各类非法行为。
19.进一步完善多条理资本市场体系,提高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增强制度适应性、包容性,壮大耐心资本,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 国企改革 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20.开展资本市场改革综合评估,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等重要制度改革持续深化。
21.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 养老金 等长期资金积极入市,打通制度堵点。
22.坚持统筹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安全,拓展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
2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继续在增强信心、改善预期上下功夫,稳妥化解私募基金、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严控增量、妥处存量。
24.丰富应对市场波动的政策工具,强化战略性力量储蓄和市场稳定机制建设,坚决防止股市异常波动。
25.将突出加强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专业能力、深化作风建设、推进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全面压实监管责任,缔造一支勇于斗争、敢于负担负责、堪当重任的高素质监管铁军。
看点一:直面当前市场的客观现实,提出有效措施
文章直面了当前的现状和挑战。文章写到,我国金融体量和复杂水平今非昔比,股、债、期、汇市联动共振增强,跨境资金流动更加频繁,跨市场风险传导压力加大。同时,经济转型进程中部分领域风险“真相大白”,金融风险容易藏在细节、藏在暗处、藏在边际变化里。
文章还写到,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做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诸多问题时有发生,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一些地方金交所、“伪金交所”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在经过整治后风险得到有效遏制,但解决金融泛化问题仍需持续加力。高频量化交易、场外衍生品等广泛运用,市场影响明显加大,引发对交易公平性的疑惑,也给监管造成新挑战。总的看,目前机构监管、持续监管制度机制相对健全,但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提到,当前,外部输入性风险与内部脆弱性交织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信心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形时,该出手就果断出手”,这是文章内受到关注的所在。
受访的业界人士认为,监管采取举措更多的是出于呵护市场的起点入手,而非不顾条件的强制干预。尊重市场规律,理解市场规律,看到极端事项再出手,对公平与效率加以权衡,这是监管职能部门比较突出态度。
针对上述内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提到了应对之策,一方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全面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压实风险防控责任,以强监管、防风险增强金融自身免疫力,有效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
另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将落实好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宗旨,健全监管托底机制,在市场准入、日常监管、现场检查等环节增强监管穿透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尤其是要对各类非法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持续净化资本市场生态。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提到,坚持经济金融一盘棋思想,统筹考量,综合施策,在全面加强和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夯实市场基础制度、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同时,“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助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稳定社会心理预期等角度来谋划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看点二:“两强两严”体现在哪些方面?
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表示,监管工作重点为“两强两严”,强就是要强本强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严就是严监严管,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
“两强两严”也在本文内有着鲜明突出。一方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强化“五大监管”,着力提升监管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围绕严把入口关、严格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等,强化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提升投资价值。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引导行业机构端正经营宗旨,提升合规水平、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重点投资者交易行为监测监管,加快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制度机制,强化高频交易监管。依法严厉惩戒欺诈发行、财务做假、内幕交易、市场操作等各类非法行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将继续在增强信心、改善预期上下功夫,稳妥化解私募基金、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严控增量、妥处存量。丰富应对市场波动的政策工具,强化战略性力量储蓄和市场稳定机制建设,坚决防止股市异常波动。
不仅如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将突出加强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专业能力、深化作风建设、推进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全面压实监管责任,缔造一支勇于斗争、敢于负担负责、堪当重任的高素质监管铁军。
整体来看,将不断深化对我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解,强化对金融本质规律的领会把握,在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体现负担负责作为,为金融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