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卷-字当道,汽车机会主义会打败长期主义吗?

【机会主义】-卷-字当道,汽车机会主义会打败长期主义吗?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6-19 11:41:25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机会主义】 【汽车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植文上海报道

  自2023年初 特斯拉 率先举起“价格屠刀”,中国汽车行业便被裹挟至一场史无前例的“内卷”风波。

  “价格战”鏖战直到今天,汽车行业的“内卷”并未偃旗息鼓,反而日渐胶着。价格不只是内卷的单一维度,当众多车企大佬一齐涌向直播间,从产品到营销,“内卷”渗透在各个环节。

  内卷被预设为一种“机会主义”,会加速弱势车企的退场,在淘汰赛加速的时刻,关于车企“生与死”的拷问也如期而至。怎样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和初心,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生死攸关的困扰。

  长期主义被视为一家公司长远坚守的战略。只有在技术、产品、供应链上讲究“长期主义”的车企,能笑到最后。

  6月14日,在2024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北京现代党委书记、董事、常任副总经理吴周涛、华勤集团顶级副总裁、Polytalent私董会教练武文光、极越COO罗岗、深蓝汽车首席战略规划官陈立华、FF合伙人、全球品牌营销流传及销售副总裁、中东项目责任人陈喆,就“汽车机会主义会打败长期主义么?”的主题展开辩论。

  “内卷”的两面性

  如何定义机会主义和长期主义?

  在这场辩论中,内卷被预设为一种机会主义,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快鱼吃慢鱼”的意思,通过灵活的行径或不择手段从“快鱼”变成“大鱼”。

  而长期主义则被视为坚持深远的战略,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动作不变形地向既定目标前进。这不仅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

  上述与会者普遍认为,长期主义一定是车企将来的战略发展方向,而内卷是一种竞争的形态。但对于内卷是何种水平的竞争、造成的行业影响,高管们各持己见。

  深蓝汽车首席战略规划官陈立华、极越COO罗岗、FF合伙人陈喆肯定了“内卷”造成的部分价值。

  陈立华认为,从结果来看,这两年的“内卷”仍然起到了增进行业进步的作用,而且帮助中国汽车产业构建了壁垒,“很多(合资) 新能源车 都卷不进来,虽然‘卷’得很惨烈,可是帮助中 国新能源 企业赢得了几年珍贵的空窗期。”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47%,远超全球新能源发展水平,同期欧洲新能源渗透率16.1%,美 国新能源 车渗透率仅为9.1%,从这一角度看,中 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发展可谓“遥遥领先”。

  除了为中国车企赢得弯道超车的机会,在罗岗看来,“内卷”某种水平上也让年轻的造车新势力有了“抓住产业变革的机会”。

  陈喆认为,将成本和售价降低,是一个企业具备成本控制能力的真实写照,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

  但内卷不能从良性竞争转化为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和同质化竞争。陈喆、罗岗、吴周涛均对此有所体会。

  吴周涛认为,“假如是过度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会上演。”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鼓励在舆论和其它层面拿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形式去卷。”陈喆说。

  理想汽车、 长城汽车 都曾被恶性营销所牵连。今年3月,理想MEGA正式上市,作为首款纯电产品,理想对其寄予厚望。然而上市之后的MEGA在网络惨遭恶意修图和水军的恶意攻击,将理想汽车拖入低谷。去年, 长城汽车 就曾高调宣布悬赏千万元打击车圈网络水军。

  汽车行业不正确的竞争行为还包含压榨供货商、以次充好、营销端夸大宣传等。

  除了恶意的商业手段,罗岗认为,同质化竞争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恶性的,“因此我们不能卷、不能同质化竞争”,而是要“不同化竞争”。

  相对矛盾中前进

  一家车企长期应该坚持什么,高管们有自己的见解。

  “靠技术创新、成本控制造成的良性竞争是正确的,也是行业长期发展务必具备的。”吴周涛称。

  在极越的要领论中,智能化就是长期主义。

  武文光指出,长期主义的先决条件在于方向,能为社会提供增量价值是最起码的标准。

  然而,坚持长期主义更像一种理想主义,在浮躁的大流中易失自我,也往往会遭受疑问。

  换电就曾一度被视为蔚来严重亏损的罪魁祸首,但从成立之时起,蔚来便坚定换电布局,截直到今天年6月19日,蔚来在国内建成了2435座换电站。据了解,蔚来一代换电站成本在300万左右,二代、三代的成本约为200万、150万左右,说白了蔚来至少在换电布局上投入了很多于40亿元人民币。历经十年,蔚来换电业务朋友圈的持续扩大,意味着这项长期主义的布局逐渐被行业认可。

  机会主义和长期主义存在辩证关系,陈立华、武文光、罗岗、陈喆均认为。

  “机会主义和长期主义本质都是让产品成功,后天很美好,但要先活过明天。”陈立华觉适当前机会主义往往是和创新相结合的,所以还是要紧抓机会主义,但要通过机会主义构建面向长期主义的资源和能力。

  余粮和弹药是长期主义能走得更远的条件之一。

  陈喆也表示,长期主义和机会主义可以有效结合。“长期主义和机会主义其实其实不是一个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绝对矛盾的两个词,只是我们如何找好平衡,如何更好地在某一时间段做好二者的结合。”

  这种平衡包含短时间内要规模、要利润率,长期方向也要有所布局。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老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老总余承东就表示,30万元是“鸿蒙智行”的平衡点,既能挣钱,还有销量,同时能持续保证智能化的长期投入。

  “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是效率。如果企业各方面的条件能力很强,‘快’没啥问题,但如果只是简单地为了应付市场竞争,则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吴周涛指出,造车的底线是安全性和耐久性,应该坚守,不然将造成很多风险。

  面对国内惨烈的市场竞争,早已从神坛跌落的合资车企有的退出中国市场,有的仍然挣扎于此。北京现代在现阶段的解法是向海外出口,通过向外扩大规模,先保住销量和利润,同时补齐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短板实现转型以更好地加入市场竞争。

  内卷,卷到最后还剩几家?几位高管的意见各不相同。

  “定量判断是非常难的事情,我却是觉得还是会保持充分的品牌,因为消费者的偏好不会像互联网和消费品那样一家通吃,因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在。要是说谁更能活得好,造车技术其实已经成为基本的技术,接着谁能够把握和引领技术趋势,谁就能够站在前列。”罗岗表示。

  陈立华和陈喆均指出,未来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在集聚化。

  陈立华认为80%的企业都要出局,数量一定会急剧减少,但剩几家仍有变数。“可能数量有机会大一点,不像欧美那么集聚,但大的 势头肯定是要集聚化的。”

  陈喆也表示,会有不同类型的企业存活。“大家的确要在战略执行上大胆一点,新建立的企业可能更好描绘,传统欧美车企想做战略调整需要动现在利益群体的奶酪,是非常难的,需要特别智慧地去做将来的判断。因此从这个视角看,只要判断适当还是有生存空间的。”

  谈及合资企业将来的市场份额,吴周涛强调,中国地域广阔,有相当大的汽车市场,需要多元化、多技术路线,才能增进市场更好地发展。“合资企业的技术和产品重新调整以后市场份额可能还会回升。”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电动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化】  【汽车行业】  【桑切斯】  【西班牙政府】  【汽车公司】  【电动车】  【欧洲汽车公司】  【燃油车】  【消费者】  【真便宜】  【自由现金流】  【特斯拉】  【上汽集团】  【新能源汽车】  【供应商】  【整车厂】  【价格博弈】  【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