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详解-科创板八条-硬科技-企业迎来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IPO、并购重组窗口再现

【科创板】详解-科创板八条-硬科技-企业迎来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IPO、并购重组窗口再现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6-19 20:23:5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科创板】 【投资者】 【证监会】 【生产力】 【并购重组】 【硬科技】 【IPO

  继4月16日“科创十六条”发布后,又一面向科创企业的“科创板8条”重磅出炉。

  在6月19日举办的2024 陆家嘴 论坛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宣布,将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八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 股权激励 、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随后,《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八条措施》)出台。根据受访人士分析,其与“科创十六条”一脉相承,从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多方面为“硬科技”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IPO上市门槛提升、全面严监管的当下,有助于为潜在 独角兽 的出现提供资源支持。

  具体来看,诸多要点值得特别关注。其中,最受瞩目之处在于:此前受到严格限定的未盈利企业被再次“开口子”。一方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另一方面,监管鼓励科创板上市企业对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进行收购。

  这时,《八条措施》还推出系列针对性措施,包含科创板新股报价剔除比例由此前的1%-3%统一调整为3%;优化私募股权 创投 基金退出“反向挂钩”制度,对合理减持诉求予以支持;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积极使用 股权激励 ,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等。

  未盈利企业迎机遇

  自去年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暂停后,未盈利企业A股上市变得几无可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券商投行、一级市场投资人处了解到,其均已不再将未盈利企业并入项目储蓄或投资范围,对于其中潜在实力颇为突出的,也只是“暂行观望,盈利再说”。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将难免造成副作用: 独角兽 难以再现,一些需要高研发投入的“硬科技”企业难以挺到“出道”之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此番出台的《八条措施》为部分潜力强劲、尚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造成福音。

  IPO方面,适应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八条措施》同时规定,优先支持 新产业 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公司精准识别机制,施展好市场机制作用。

  并购重组方面,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着力于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

  根据投行保代分析,两项措施意味着,未盈利企业科创板上市与并购重组的存在性得以提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存在重新适用的可能,但何时开启、未盈利企业达到哪些具体要求方存在科创板上市可能等还需观望,并且短时间内未盈利企业成功上市的存在性相对不大。

  另有保代指出,当前未盈利企业被并购实践或较为困难,在严打跨界并购与“借壳上市”、鼓励产业并购的当下,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收购亏损企业性价比一般。

  该保代同时提醒,应当严格把控未盈利企业综合质地,控制未盈利企业上市数量,以防投资经验相对有限的中小投资者遭受繁重打击。

  并购重组现“花呗”

  吴清在2024年 陆家嘴 论坛所提资本市场相关业务中,并购重组被给予的笔墨最多。其提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各种资本市场工具增强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施展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横向、纵向整合协同。

  随后发布的《八条措施》开出系列并购重组具体利好措施。除前述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以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明确:丰富支付工具,鼓励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开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

  根据受访人士分析,这一规定意味着,并购重组版“花呗”或将推出,有助于缓解企业并购重组资金难题,提高并购重组成交量。不过,根据某沪上券商并购业务责任人分析,当前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不高的压根不在于支付手段,而是“买方过于谨慎,卖方要价过高”。因此,并购重组版“花呗”对当前并购重组交易量的提振作用或相对有限。

  并购重组方面,《八条措施》同时鼓励两大方向:一方面,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另一方面,鼓励证券公司积极开展并购重组业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八条措施》中与并购重组相关的另一规定为:建立健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该规定旨在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与之相关的政策还包含三点: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提高科创企业再融资审核效率;探索建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支持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率先在科创板落地。

  其中,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值得特别关注。储架发行制度起源于美国,即发行人一次注册后,在一定期限内择机分期募集资金。国际上储架发行多用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可解决上市公司屡次融资需求,且灵活性更强。我国债券市场适用储架发行已经有多年,股权市场第壹次提出是今年4月16日出台的“科创十六条”,彼时规定,研究建立科创板、创业板储架发行制度。从此番《八条措施》来看,其大概率将在科创板优先施行。

  根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分析,科技型公司一般需要连续性屡次融资,每次融资规模其实不大,在科创板、创业板研究建立储架发行制度,可满足科技型公司多阶段融资需求,又不会因一次性逾额募资造成资金的过度闲置,且可一定水平降低大规模融资造成的市场波动。而随着公司发展的逐渐成熟,储架发行市场化定价下,科技型公司发行成本可进一步降低,融资效率更高。根据公司发展阶段进行融资,也可及时精准解决公司需求,引导企业聚焦主业,助力科技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科创板新股报价剔除比例统一调整为3%

  在受访人士看来,此番《八条措施》信息量较为丰富,同时,其表述相对宏观,如若后续能够出台具体细化措施,效果将能更好显现。

  6月19日,上海证交所已经就其中一条规定作出细化安排。《八条措施》要求,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随后,上海证交所相关责任人表示,最高报价剔除部分为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3%,实践中一般选择根据1%的剔除比例执行。为进一步加大网下报价约束,科创板将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

  对此,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分析道:“2021年9月,针对‘很多于10%’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下存在的‘抱团压价’现象,科创板明确最高报价剔除比例调整为‘不高于3%且很多于1%’。但由于实践中均按1%实施,部分网下投资者采取‘报高价、博入围’的策略,从而推高了新股定价水平。针对这些非理性报价行为,此次科创板将最高报价剔除比例调高至3%,有助于加大对网下投资者极端高报价的约束力度,增进网下投资者理性报价,从而进一步优化新股发行秩序,提高新股定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这时,《八条措施》还开出多项科创板针对性措施。好比,针对私募股权退出难题,其规定:优化私募股权 创投 基金退出“反向挂钩”制度,对合理减持诉求予以支持。

  好比,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层、业务骨干等对于公司股票价格的注意水平,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积极使用 股权激励 ,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强化对 股权激励 定价、考核条件及对象的约束,提高对核心团队、业务骨干等的激励精准性;完善科创板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实施程序,对 股权激励 的授予及归属优化适用短线交易、窗口期等规定,研究优化 股权激励 预留权益的安排。

  再好比,交易机制完善方面,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将科创板ETF并入基金通平台转让;完善指定交易机制,提高交易便利性;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品种,完善指数编制方法,健全“上海指数”体系;丰富科创板ETF品类及ETF期权产品,研究适时推出科创50指数期货期权;优化科创板宽基指数产品常态化注册机制。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ST九有】  【信息披露】  【中国证监会】  【并购重组】  【昊华科技】  【上市公司】  【立案告知书】  【强制退市】  【立案调查】  【市值管理】  【中信证券】  【加减乘除】  【《意见》】  【港交所】  【龙头企业】  【流动性】  【IPO】  【溢价率】  【2023】  【重大资产重组】  【电子信息】  【新能源】  【转型升级】  【虚拟资产】  【交易平台】  【香港证监会】  【永辉超市】  【百货零售】  【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