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追缴欠税如何不被误读

【税务部门】追缴欠税如何不被误读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6-20 9:45:33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税务部门

  陆夷

  近期,有反映部分地区发生税务部门针对企业纳税问题“倒查30年”及要求企业补税的情景。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及时公开回应称,“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无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倒查30年”传言是咋来的?最直接的起因是,某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发布公告称,旗下一家原控股子公司收到税务部门就1994年至2009年间的消费税缴纳情境下发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核定应纳税额通知)》,被追缴税费8500余万元。企业知名度高,追缴时间长、税费数目大,再联想到此前几家上市公司同样面临补缴税费的情景,使得社会上一些公众对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发生误读误解和负面认知。

  不可否认的是,追缴欠税有法可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所诈骗的税款,不受三年、五年追征期限制。而据该企业签署的相关协议,如税收机关因子公司存在未缴或少缴税款,而对其进行交割日前税收追溯征收情形,则由该企业负责补缴前述税款。

  关于“谁来补缴”并无争议,存在争议的是为何补缴、为啥是30年和谁来催缴等诸多问题。当地相关部门称,系审计部门发现子公司前期有税款欠缴,税务部门根据程序正常追缴,“没啥特殊的原因和背景,不要误读。”虽然提供了自己的回应,但对于公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并没有给出清晰具体和有说服力的解释,因此没能完全平息市场对“倒查30年”的疑虑。国家税务总局就此公开澄清。

  在笔者看来,一企一策解决争议不算难题,但巩固市场信心、改善市场预期却其实不是易事,尤其是一些自媒体为博人眼球趁机虚构其词,加大了以正视听的难度。“倒查”“开源”等传言,也为我们更深入、全面思考涉税热点问题造成启示。对于税务部门而言,既要应收尽收维护税收秩序,也应持续优化税务执法方式,在欠税前提示、欠税清缴能力评估、欠税后风险预警、约谈辅导等方面下足功夫,提高监管和执法的精准度。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巨额补税的影响的确不可小觑,正因如此,更应该做足税务合规的功课,有效提升对税务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从源头规避涉税风险。对于涉税争议,也可主动加强与税务机关沟通,或通过法律途径积极妥当解决,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毋庸置疑,追缴税款是税务等相关部门正常履职,更是对足额缴纳税款企业的一种保护。对于偷税、逃税、抗税、骗税等违法犯罪表现,不能放任,但也不容“误伤”。应以此为契机,推动税收征管提质增效,确保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避免市场情绪受误读影响,也为守法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营商环境。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三友医疗】  【水木天蓬】  【超声骨刀】  【子公司】  【太极实业】  【天合光能】  【提起仲裁】  【蓝黛科技】  【2024】  【中国证监会】  【永福股份】  【清水源】  【业绩补偿】  【涉案金额】  【董事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  【云维股份】  【浦发银行】  【上海国际集团】  【大股东】  【海通证券】  【国泰君安】  【香港证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