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童鞋第壹股 ST起步 (603557.SH)即将卖掉他们的起家之地。6月17日晚, ST起步 发布公告称,为盘活公司低效资产,降低公司负债,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公司经营效益,拟1.05亿元出售部分房产,而卖掉的这些房产正是该公司起家的地方。
ST起步 旗下儿童鞋服品牌“ABC KIDS”曾高居国内童鞋市场占有率首位,却在最近四年累计亏掉16亿元人民币。一方面,该公司的企业治理出现了严重问题,在2023年11月因财务做假遭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理;另一方面,在需求下滑的环境下,儿童用品行业的确越来越卷。“小孩儿诞生得少,本身需求在下降。而很多大牌的成人品牌也都进入了儿童用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位曾多年从事童鞋童装生意的个体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她在几年前结束了自己的童装童鞋生意,转行去做了培训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连续亏损,但 ST起步 并未准备放弃童装童鞋。“我们的确是在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但其实不是为了转行,还是为了要把这行做好。” ST起步 证券事务部职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虽然说小孩少,可是这个市场还是在的。如果这个市场真的没有前景,就不会出现很多成人品牌还是在进入的格局。”
童鞋第壹股变卖起家之地
6月17日晚, ST起步 公告,为盘活公司低效资产,降低公司负债,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公司经营效益,公司在与浙江 青田县 政府就迁址事项反复协商后,与浙江 青田县 侨乡进口商品城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进口商品城”)拟签署《不动产转让合约》。公司拟将坐落于 青田县 油竹街道江滨路32号的土地使用权和地上1幢、2幢、3幢、4幢、5幢及配套用房等相应部分地上建筑转让给进口商品城,其中合计建筑面积63442.42平方,土地使用权面积29898.13平方。公告显示, ST起步 所有的添附在标的不动产上不适宜移动的相关设施、附着物一并转让给进口商品城,综合考量到 青田县 政府长时间以来对公司的支持和补助等多种因素,经双方协商一致,出售该部分资产总成交价为1.05亿元人民币。 ST起步 称,本次交易所得款项将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对公司资金流将发生积极影响,对公司净资产、净收入影响较小。
值得强调的是, ST起步 此次所要出售的青田办公楼及厂房正是该公司起家之地。
公开资料显示,起步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于2009年,核心品牌是“ABC KIDS”,专注于童鞋、童装和儿童服饰配饰等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定位于3-13岁儿童。20十年12月30日,起步股份通过协议方式以1100万元获得本次要变卖地块的房产土地使用权,并用于建设厂房及办公楼。2014年,这部分厂房和办公楼自建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起步股份旗下儿童鞋服品牌“ABC KIDS”曾高居国内童鞋市场占有率首位,该品牌童装也曾位居国内第七位。2017年,起步股份以“童鞋第壹股”的身份登陆上海证交所,这是公司的高光时刻。
但公司在上市后的业绩表现其实不好,最近四年更是累计亏掉16亿元人民币。2020年到2023年, ST起步 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73亿元、10.5亿元(调整后)、3.51亿元(调整后)、2.68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收入分别约为-2.8亿元、-2亿元(调整后)、-4.8亿元(调整后)、-6.56亿元人民币。公司今年一季度, ST起步 实现营业收入7128.4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4.89%;对应实现归属净收入-364.22万元人民币,仍未扭亏。
2022年3月, ST起步 搬迁至湖州,这次要卖出的厂房和办公楼就此处于闲置状态。如今,更选择了直接卖出。“我们已经搬到新的地方两年了,卖掉原先的房产对我们的生产经营没有啥影响。”前述 ST起步 职员说。
行业卷成红海
在一些童装、童鞋行业的从业者看来, ST起步 的没落固然有公司治理的问题,但需求减少,与成人品牌进入儿童市场造成的竞争加剧,也是起步经营欠安的主要原因。
ST起步 的企业治理的确是有问题的。2023年12月1日, ST起步 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理决定书》,因存在财务做假等犯法行为,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7700万元人民币,并有3名当时担任高管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起步股份2018年、2019年年度报告及2020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包含公司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度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利润总额,和股份代持未披露行为。
另外,起步股份于2020年4月披露了《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发行募集了5.2亿元可转债,但其中“财务会计信息”部分公开披露的是公司2018年度及2019年1—6月财务报表,即前述存在虚假记载的财务数据,这被认为是欺诈发行。
这时,近几年的童装童鞋市场的确也是日子不好过。随着需求的减少,童装品牌表现欠安的不只是起步。今年1月中旬,海外品牌美国儿童服装零售商金宝贝(Gymboree)宣布申请破产保护,Zara母公司此前也已关闭童装连锁店业务,童装童鞋品牌的闭店已是常见。
让主打童装的品牌更加火上浇油的是,成人品牌也在逐渐不断地加入童装童鞋赛道。早在2001年和2002年,阿迪达斯及耐克就分别在中国推出童装产品。之后,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开始瞄准童装童鞋市场,安踏儿童品牌于2008年建立并开设第壹家门店,成为本土运动品牌涉足童装市场的先行者。之后李宁、特步、361°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童装品牌。今年1月16日,建立于1935年的日本户外运动品牌迪桑特在江苏南京德基广场开设了第壹家迪桑特童装店。与主打童装的品牌相比,成人品牌往往具备品牌优势、材料优势、终端卖场优势等核心竞争力,这些优势可以自然过渡到童装产业,帮助成人品牌在童装市场快速建立竞争优势。根据2023年第四季度361°营运概要,361°童装品牌零售额较2022年同比增长约40%,童装业务已成为361°营业收入的重要支撑。
需求下滑叠加成人品牌不断进入,对于主打童装童鞋的品牌而言,行业已经成为一片红海。但即便如此, ST起步 并没有想着转行。“我们的确是在寻找战略投资者,但其实不是为了想转行,还是为了要把这行做好。”前述 ST起步 职员表示,市场还是在的,毕竟我们的基数还是比较庞大,“如果这个市场真的不是那么有前景的话,那为啥很多成人品牌还在进入这个市场。”她说。
值得注意的是,童装童鞋市场目前处于非常分散的状态,并没有出现绝对的优胜者,这或许是参与者们抱有希望不愿退场的原因。欧睿数据显示,2022年巴拉巴拉在童装市场占有率为6.8%,其次安踏、斐乐占有率分别为2.1%、1.6%,而优衣库和阿迪达斯占有率分别为1.4%、1.3%,前五名加在一起的市场占有率都没超过14%。